[發明專利]慣組輸出數據的模擬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15352.5 | 申請日: | 2017-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2706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徐帆;尚騰;李學鋒;曹潔;王輝;張宇;王會霞;吳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64F5/60 | 分類號: | B64F5/6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曉毅 |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出 數據 模擬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慣組輸出數據的模擬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在運載器發射前,根據運載器的射向和發射點的緯度,獲取地心矢徑及牽連角速度;根據所述牽連角速度和所述地心矢徑,計算牽連加速度;根據所述牽連加速度和所述發射點的緯度,計算重力相對坐標系視加速度;利用重力相對坐標系向載體坐標系的滾動角、俯仰角及偏航角,獲取坐標轉換矩陣;根據所述坐標轉換矩陣和所述重力相對坐標系視加速度,模擬慣組輸出的視加速度;根據所述運載器的射向和發射點的緯度,模擬慣組輸出的角速度。本發明實現了模擬運載器起飛前慣組輸出數據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慣組數據模擬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慣組輸出數據的模擬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運載器需要在飛行前對飛行過程中采用的各項控制技術和單機產品進行地面模擬飛行的驗證。因此,需要采用模擬飛行試驗對運載器飛行過程、制導控制流程和硬件系統進行全面考核。
運載器的飛行全過程包括起飛前階段和起飛后階段。現有的模擬飛行過程是從起飛以后開始對飛行狀態進行模擬,而并沒有對運載器起飛前的飛行狀態進行模擬。為了獲取運載器飛行的全部飛行狀態,需模擬運載器起飛前的慣組輸出數據,進而利用起飛前的慣組輸出數據,對運載器起飛前的飛行狀態進行模擬。通過獲取運載器飛行的全部飛行狀態,考核運載器在飛行控制情況下能否準確入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相比于現有技術,提供了一種慣組輸出數據的模擬方法及裝置,實現了模擬運載器起飛前慣組輸出數據的目的。
本發明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慣組輸出數據的模擬方法,包括:
在運載器發射前,根據運載器的射向和發射點的緯度,獲取地心矢徑及牽連角速度;
根據所述牽連角速度和所述地心矢徑,計算牽連加速度;
根據所述牽連加速度和所述發射點的緯度,計算重力相對坐標系視加速度;
利用重力相對坐標系向載體坐標系的滾動角、俯仰角及偏航角,獲取坐標轉換矩陣;
根據所述坐標轉換矩陣和所述重力相對坐標系視加速度,模擬慣組輸出的視加速度;
根據所述運載器的射向和發射點的緯度,模擬慣組輸出的角速度。
進一步地,所述地心矢徑的計算公式為:
μ=B0-tg-1{[1-αE(2-αE)]·tgB0} (2)
公式(1)中,為地心矢徑,R0為地球半徑,μ為緯度變量,A0為運載器的射向;公式(2)中,B0為發射點的緯度,αE為地球扁率。
進一步地,所述牽連角速度的計算公式為:
公式(3)中,為牽連角速度,ωe為地球自轉角速率,A0為運載器的射向,B0為發射點的緯度。
進一步地,所述牽連加速度的計算公式為:
公式(4)中,為牽連加速度,為地心矢徑,ωex、ωey和ωez為牽連角速度,ωe為地球自轉角速率。
進一步地,所述重力相對坐標系視加速度的計算公式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未經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535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無人機防摔的氣囊裝置
- 下一篇:一種五軸位標器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