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研究巖石裂隙發育特征的測井曲線反演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15151.5 | 申請日: | 2017-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96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鵬飛;陳秀艷;劉啟蒙;葉梅;張丹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研究 巖石 裂隙 發育 特征 測井 曲線 反演 方法 | ||
1.一種研究巖石裂隙發育特征的測井曲線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步驟A,利用物探手段獲取天然放射性測井曲線資料;
步驟B,根據天然放射性測井曲線導出巖石天然放射性實際量化數據;
步驟C,依據實際數據,利用公式反演泥質含量數據;
步驟D,根據泥質含量數據,利用AutoCAD軟件重構泥質含量曲線;
步驟E,分析泥質含量反演曲線,推斷巖石裂隙發育程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石裂隙發育特征的測井曲線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根據天然放射性測井曲線導出巖石天然放射性實際量化數據。在鉆孔柱狀圖中截取某深度范圍內天然放射性曲線,輸入“getpl”指令,導出實際量化數據文本。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石裂隙發育特征的測井曲線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依據實際數據,利用公式反演泥質含量數據。將巖石天然放射性實際量化數據文本導入excel表格,利用泥質含量Vsh與自然伽馬相對值IGR之間的經驗公式:
IGR=(GR-GRmin)/(GRmax-GRmin) (1)
其中,Vsh為泥質含量,%;
IGR為自然伽馬相對值;
GRmin為純灰巖的自然伽馬測井值,API;
GRmax為鄰近泥巖層段的自然伽馬測井值,API;
G為Hilchie指數,隨地層的地質年代而改變(由經驗值確定,對第三系以后的地層取3.7,對老地層取2.0),注意IGR的取值范圍為0~1。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石裂隙發育特征的測井曲線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D中,根據泥質含量數據,利用AutoCAD軟件重構泥質含量曲線。根據泥質含量數值,校正X坐標,與原Y坐標組合為修正后的坐標;將修正后坐標輸入AutoCAD軟件中,軟件進行自動繪圖,完成對泥質含量曲線的重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515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