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窄邊框超薄液晶顯示器模組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13604.0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75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陶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英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3 | 分類號: | 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張海英,林波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邊框 超薄 液晶顯示器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晶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窄邊框超薄液晶顯示模組。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由于具有機身薄、省電、低輻射等特點,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液晶顯示器的高速發展,消費者越來越追求液晶顯示器模組的超薄化及超窄邊框化。現有的液晶顯示器模組一般包括:背板、光學組件、液晶面板、塑膠中框和前框,其中,前框、塑膠中框及背板之間通過螺絲鎖付的方式固定連接,通過前框與塑膠中框之間的連接固定液晶面板,通過背板與塑膠中框的連接固定光學組件,從而形成液晶顯示器模組。但是,這種液晶顯示器模組的前框需要設計為較寬的邊框以遮擋模組內的結構,并且該種液晶顯示器模組的厚度差不多已固定不變,難以作進一步的變窄變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超窄邊框超薄液晶顯示器模組,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液晶顯示器模組難以再作進一步的變窄變薄的問題,滿足消費者對于超窄越薄液晶顯示器模組的要求。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超窄邊框超薄液晶顯示器模組,包括:液晶面板、固定框架、以及功能組件,所述固定框架包括:
用于容納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功能組件的容納腔;
用于所述液晶面板至少部分露出的開口;
所述液晶面板與所述固定框架,通過所述固定框架的具有間隙的兩個部位的壓合,和/或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固定框架相接觸的表面的連接,實現之間靜聯接。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框架包括:
金屬背板;
鋁中框,所述鋁中框包覆于所述金屬背板的兩側及頂側外,并且所述金屬背板的邊緣與所述鋁中框的內側插接;
前框,所述前框設置于所述金屬背板的底部的前側,并與所述金屬背板的底部及所述鋁中框的底部可拆卸連接。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金屬背板包括背板本體,所述背板本體的朝向所述容納腔的一側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開口的邊緣向外延伸形成翻邊;所述鋁中框的內側開設有第一卡槽,所述翻邊卡入所述第一卡槽內。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鋁中框的內側的前端開設有用于卡放所述液晶面板的第一缺口;所述液晶面板放置于所述第一缺口內,并且所述液晶面板的背面的邊緣通過雙面膠與所述鋁中框粘接;所述前框的頂端壓設于所述液晶面板的底端的前側。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液晶面板的朝向所述鋁中框的一側開設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靠近所述液晶面板的背面設置;所述第二缺口內設置有雙面膠,所述液晶面板通過該雙面膠與所述鋁中框粘接。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功能組件包括設置于所述凹槽內并固定于所述液晶面板與所述背板本體之間的光學組件;所述光學組件包括沿厚度方向依次設置的反光片、導光板及多層的光學膜片;所述導光板通過設置于其背面的邊緣的雙面膠與所述背板本體粘接;所述反光片壓設于所述導光板與所述背板本體之間;所述光學膜片壓設于所述導光板與所述液晶面板之間。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鋁中框的內側朝向所述容納腔延伸形成用于限定所述導光板的位置的凸起。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容納腔內設置有鋁制散熱板,所述鋁制散熱板壓設于所述導光板的底端的前側,并與所述背板本體連接。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鋁制散熱板上陣列式分布有多個LED燈,所述LED燈靠近所述導光板的底面設置。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功能組件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容納腔內并與所述液晶面板電連接的電路板,所述前框的內底面開設有第二卡槽,所述電路板的底端卡入所述第二卡槽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超窄邊框超薄液晶顯示器模組,鋁中框包覆于金屬背板的兩側及頂側外,金屬背板的邊緣與鋁中框的內側插接;通過設置于金屬背板的底部的前側的前框與金屬背板的底部及鋁中框的底部連接形成容納腔,光學組件及液晶面板依次設置于容納腔內。該液晶顯示器模組結構緊湊,具有超窄邊框結構及超薄的厚度,滿足了消費者對于超窄越薄液晶顯示器模組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超窄邊框超薄液晶顯示器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剖視圖;
圖3是圖2中I處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1中B-B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英光電(蘇州)有限公司,未經奧英光電(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36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翻車機與皮帶機的聯鎖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機場用皮帶輸送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