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用冷卻恒定器及冷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12362.3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751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8 |
| 發明(設計)人: | 胡杰;劉聰聰;李盈盈;馬驍宇;吳昌慶;劉韶雷;張偉;周列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P11/00 | 分類號: | F01P11/00;C02F9/04;C02F10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懷勤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冷卻 恒定 冷卻系統 | ||
1.一種車用冷卻恒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卻恒定器殼體、冷卻恒定器基座、散熱器排氣水管接頭、發動機排氣水管接頭、泄壓閥、膨脹水管接頭及內置芯體;
所述冷卻恒定器殼體為杯形結構,在所述冷卻恒定器殼體上部設置有內徑擴大的延伸部,在所述延伸部的內側設置有內螺紋;
所述冷卻恒定器基座為上端封閉的管形結構,在所述冷卻恒定器基座的下部設置有外螺紋,與冷卻恒定器殼體的內螺紋螺紋連接;
所述散熱器排氣水管接頭與所述發動機排氣水管接頭均設置于所述冷卻恒定器基座的左側;
所述膨脹水管接頭設置于所述冷卻恒定器基座的左側;
所述冷卻恒定器基座的上端面設置有空腔的凸臺結構,在所述凸臺結構上設置有泄壓閥;
所述內置芯體為圓柱管形,所述內置芯體的軸向中線與所述冷卻恒定器殼體的軸向中線重合;所述內置芯體的內腔的上端與所述膨脹水管接頭及所述凸臺結構的空腔連通;在所述散熱器排氣水管與所述發動機排氣水管與所述內置芯體的內腔的上端通過導流板分隔;
在所述冷卻恒定器基座上設置有傳感器總成,所述傳感器總成包括第一壓力探頭、第二壓力探頭、pH傳感器探頭、壓差傳感器及傳感器接頭,所述第一壓力探頭、所述第二壓力探頭均與所述壓差傳感器電連接,所述壓差傳感器與所述傳感器接頭電連接,所述傳感器接頭與ECU或報警儀表電連接;
所述內置芯體自外至內依次為M型高分子復合濾紙層、陰離子樹脂層及陽離子樹脂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冷卻恒定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卻恒定器基座的上端設置有安裝板,在所述安裝板上設置有安裝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冷卻恒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器排氣水管接頭與所述發動機排氣水管接頭均靠近所述冷卻恒定器基座的上底面,且所述散熱器排氣水管接頭與所述發動機排氣水管接頭的尺寸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冷卻恒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水管接頭的中線與所述散熱器排氣水管接頭的軸向中線重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用冷卻恒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水管接頭的內徑為所述散熱器排氣水管接頭的內徑的1.5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冷卻恒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陽離子樹脂層的體積為冷卻系統加注冷卻液總容積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所述陰離子樹脂層的體積為陽離子樹脂層的體積的2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冷卻恒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力探頭設置于所述內置芯體的內腔內,所述第二壓力探頭設置于所述內置芯體與所述冷卻恒定器殼體之間。
8.一種冷卻系統,包括散熱器、發動機水套、散熱器排氣水管、發動機排氣水管、發動機進水管、發動機出水管、發動機補水管及膨脹水壺;
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述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的車用冷卻恒定器;
所述發動機進水管的一端所述發動機水套的進水口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散熱器的出水口連接;
所述發動機出水管的一端與所述發動機水套的出水口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散熱器的進水口連接;
所述發動機補水管的一端與所述膨脹水壺的補水出口連接,另一端與發動機水泵補水口連接;
所述散熱器排氣水管的一端與所述散熱器的排氣出水口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車用冷卻恒定器的散熱器排氣水管接頭連接;
所述發動機排氣水管的一端與所述發動機水套的排氣出水口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車用冷卻恒定器的發動機排氣水管接頭連接;
所述車用冷卻恒定器的膨脹水管接頭與所述膨脹水壺的排氣水管接頭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236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擺角自動伸縮內傳動軸
- 下一篇:一種滾道帶凸度的交叉滾子軸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