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光輸出硅酸鉍閃爍晶體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12231.5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4800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徐家躍;馮海威;田甜;申慧;儲耀卿;李旭祥;王洪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C30B29/34 | 分類號: | C30B29/34;C30B11/02;C30B28/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吳寶根 |
| 地址: | 200235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出 硅酸 閃爍 晶體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高光輸出硅酸鉍閃爍晶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鉍晶體摻有Ta5+,Ta5+以Ta2O5的形式摻入,摻雜量為0.2~4mol%/mol,所述的硅酸鉍晶體的分子式為Bi4Si3O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光輸出硅酸鉍閃爍晶體,其特征在于,Ta5+的最佳摻雜量為2mol%/mol。
3.權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一種高光輸出硅酸鉍閃爍晶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先采用固相燒結法制備Bi4Si3O12多晶料,然后按所述摻雜量向Bi4Si3O12多晶料中加入Ta2O5,得到Ta摻雜的Bi4Si3O12多晶料;
2)選擇硅酸鉍籽晶,將籽晶固定在坩堝底部的種井部位,將摻雜的多晶料裝入固定有Bi4Si3O12籽晶的坩堝中并封好并移入陶瓷引下管;
3)在12~20h中將晶體爐升溫到1050~1200℃,并保溫4~12小時;
4)逐漸提升引下管,待坩堝內的多晶料完全熔融后保溫1~5h;
5)以0.2~0.6mm/h的速度下降引下管,進行晶體生長,得到高光輸出硅酸鉍閃爍晶體。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高光輸出硅酸鉍閃爍晶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BSO籽晶的取向為<001>、<110>;籽晶截面形狀為圓形、長方形或正方形。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高光輸出硅酸鉍閃爍晶體,其特征在于,晶體生長時所用坩堝為鉑金坩堝,坩堝壁厚為0.10~0.15mm,形狀為圓柱形、長方形、正方形或者楔形。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高光輸出硅酸鉍閃爍晶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晶體爐體內設置多個等效工位,能同時生長至少兩根晶體。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高光輸出硅酸鉍閃爍晶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Ta摻雜的Bi4Si3O12多晶料包括如下步驟,
1)按摩爾比2:3稱量Bi2O3粉末、SiO2粉末并均勻混合、壓塊,在750~850℃下燒結6~15小時,得到Bi4Si3O12多晶料;
2)稱量Bi4Si3O12多晶料與Ta2O5,每摩爾Bi4Si3O12多晶料中Ta2O5的摻雜量為0.2~4mol%,將Bi4Si3O12多晶料與Ta2O5混合均勻后,壓塊,在800~900℃下燒結6~15小時,得到Ta摻雜Bi4Si3O12多晶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高光輸出硅酸鉍閃爍晶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i2O3粉末、SiO2粉末和Ta2O5的純度大于或等于99.99%,并在混合前進行干燥脫水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未經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223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移動的支腿裝置
- 下一篇:汽車獨立懸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