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梨樹的種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12225.X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889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果樹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7/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許靜 |
| 地址: | 2710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梨樹 種植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梨樹的種植方法,具體涉及梨樹的栽培方法和整形方法,栽培方法包括挖定植穴,確定栽植密度和梨樹的定植;整形方法包括梨樹苗木中心株與邊株均在80厘米左右定干,中心株中心干直立生長,邊株與中心株呈60?70度夾角斜直生長,培養大型枝組;選留主枝;繼續培養中心干及主枝,保持邊株與中心株成60?70度夾角,維持樹勢穩定。本發明節約占地、降低建園成本,促進花芽形成、提早結果,從而早果、豐產,提高收益。通過本發明種植方法,梨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含量提高0.8?1.5%,商品果率90%以上,產量增加10?20%,在生長勢中庸的梨品種上均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梨樹的種植方法,具體涉及梨樹的栽培和整形方法,屬于果樹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梨樹屬多年生果品經濟林木,本身存在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如不加以協調,就會造成生長與結果的失衡,嚴重影響產量和果實品質。現有技術中,梨樹的栽植密度可分為3種,普通密植,株行距為4米×5米,每公頃栽500株;中度密植,株行距為2.5-3米×4米,每公頃栽1000-833株;高度密植,株行距為1-2米×3米,每公頃栽3333-1667株。
梨樹的整形就是通過修剪將其培養成有利于高產穩產的優質樹形,修剪是通過對枝條進行有選擇的取舍、截留,使其達到并維持高產、優質的樹相指標,二者的作用相輔相成。目前,梨樹的主要樹形包括改良紡錘形、改良疏散分層形或細長紡錘形、圓柱形等。梨園95%以上都屬于稀植大冠樹形,樹體高大,枝量重疊,通風透光不良,管理不便,需勞動力多,不便于機械化操作等問題普遍存在,制約梨產業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梨樹的種植方法,具體為梨樹的栽培方式及整形方法,本發明采用寬行密植栽培結合特定的整形修剪,使得梨樹具有結果早,產量高,見效快,通風透光,省工高效的優點。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梨樹的種植方法,具體涉及梨樹的栽培方法和整形方法:
栽培方法:
(1)挖定植穴及確定栽植密度:以2×3.5m株行距打定植點,并以定植點為中心挖長、寬、深各60cm的定植穴,將肥料與表土混勻后回填;
(2)取生長健壯、無病蟲為害的梨苗按每定植穴4株進行定植,定植穴中心種植1株,其余3株邊株均勻分布其周圍,與中心株成60-70度夾角,定植的形狀成簇狀;優選的,3株邊株與中心株均成65度夾角。
整形方法:
(1)第一年:梨樹苗木中心株與邊株均在80厘米左右定干,中心株中心干直立生長,邊株與中心株呈60-70度夾角斜直生長;萌芽前定位刻芽,促發分枝,萌芽后抹除40厘米以下的新梢;夏季,保持中心干直立生長,并對新梢拿枝軟化,控制長勢;秋季新梢停止生長時對長度80厘米以上的枝進行拉枝,拉成夾角為70-80度,將80厘米以上的枝培養成大型枝組,其余枝條進行緩放;保持邊株與中心株的60-70度夾角;冬季,中干延長枝剪留50-60厘米,去除旺枝、直立枝;優選的,秋季新梢停止生長時對長度80厘米以上的枝進行拉枝,拉成夾角為75度;將80厘米以上的枝培養成大型枝組,其余枝條進行緩放;保持邊株與中心株的65度夾角;冬季,中干延長枝剪留55厘米。
(2)第二年:夏季,以第一年的方法培養大型枝組,去除主枝上的背上枝,對邊株中心干上的背上過密主枝去除;中心干上的新梢用牙簽或開角器開角,疏除過密枝;秋季,將長度80厘米以上枝條拉平;冬季,中干延長枝留50厘米左右剪留,按照第一年方法選留主枝,主枝延長不短截,疏除主枝上過長分枝,保持單軸延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果樹研究所,未經山東省果樹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222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