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方程式賽車可調尾翼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11961.3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269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7 |
| 發明(設計)人: | 林繼銘;周理;庫躍東;李海洋;賈圣;吳志偉;程磊;葛浩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僑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2D35/00 | 分類號: | B62D35/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 |
| 地址: | 362000***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方程式賽車 可調 尾翼 系統 | ||
1.一種方程式賽車可調尾翼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翼定風翼(1)、襟翼定風翼(2)、兩端板(3)、兩四桿機構(4)、兩舵機(5)、兩主翼內支撐板(6)和兩襟翼內支撐板(7);所述襟翼定風翼(2)包括第一襟翼定風翼(21)和第二襟翼定風翼(22);所述襟翼內支撐板(7)包括第一襟翼內支撐板(71)和第二襟翼內支撐板(72);所述主翼定風翼(1)的兩端各安裝有主翼內支撐板(6);所述第一襟翼定風翼(21)的兩端各安裝有第一襟翼內支撐板(71);所述第二襟翼定風翼(22)的兩端各安裝有第二襟翼內支撐板(72);所述主翼定風翼(1)通過主翼內支撐板(6)與端板(3)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襟翼定風翼(21)通過第一襟翼內支撐板(71)與端板(3)滾動連接;所述第二襟翼定風翼(22)通過第二襟翼內支撐板(72)與端板(3)滾動連接;所述主翼內支撐板(6)、第一襟翼內支撐板(71)和第二襟翼內支撐板(72)通過一四桿機構(4)相連接;所述舵機(5)固定在所述主翼內支撐板(6)上且與所述四桿機構(4)相連接,所述舵機(5)通過引線與方程式賽車內的單片機輸出端相連接,所述單片機將方向盤角度傳感器輸出的電壓信號轉換為高低脈沖電平實現對所述舵機(5)的控制,從而改變所述第一襟翼定風翼(21)和第二襟翼定風翼(22)的攻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程式賽車可調尾翼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桿機構(4)包括第一碳纖維管(41)、第二碳纖維管(42)、第一桿端軸承(43)、第二桿端軸承(44)、第三桿端軸承(45)、四個轉換接頭(46)、第一搖臂(47)、第二搖臂(48)和第三搖臂(49);所述第一搖臂(47)的一端通過花鍵與所述舵機(5)的輸出軸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桿端軸承(43)相連接;所述第一碳纖維管(41)的一端通過一轉換接頭(46)與所述第一桿端軸承(43)相連接,另一端通過一轉換接頭(46)與所述第二桿端軸承(44)相連接;所述第二桿端軸承(44)還通過所述第二搖臂(48)與所述第一襟翼內支撐板(71)相連接;所述第二桿端軸承(44)還通過一轉換接頭(46)與所述第二碳纖維管(42)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二碳纖維管(42)的另一端通過一轉換接頭(46)與所述第三桿端軸承(45)相連接;所述第三桿端軸承(45)還通過所述第三搖臂(49)與所述第二襟翼內支撐板(72)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程式賽車可調尾翼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翼定風翼(1)、第一襟翼定風翼(21)、第二襟翼定風翼(22)均通過上下兩片碳纖維蒙皮粘接而成;所述蒙皮采用碳纖維預浸布高溫抽真空制作,并采用紙蜂窩夾芯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程式賽車可調尾翼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板(3)采用碳纖維預浸布高溫抽真空制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程式賽車可調尾翼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舵機(5)通過螺栓固定在主翼內支撐板(6)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程式賽車可調尾翼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翼定風翼(1)與端板(3)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襟翼定風翼(21)與端板(3)通過一滾針軸承(8)連接;所述第二襟翼定風翼(22)與端板(3)通過另一滾針軸承(8)滾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程式賽車可調尾翼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滾針軸承(8)預埋在所述端板(3)內部固定。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程式賽車可調尾翼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轉換接頭(46)與所述第一碳纖維管(41)、第二碳纖維管(42)均為粘接,所述轉換接頭(46)與所述第一桿端軸承(43)、第二桿端軸承(44)、第三桿端軸承(45)均通過螺紋聯接。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程式賽車可調尾翼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桿端軸承(45)預埋在所述端板(3)內部固定。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程式賽車可調尾翼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轉換接頭(46)為鋁材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僑大學,未經華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196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