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河川沙塘鱧的養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11936.5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573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0 |
| 發明(設計)人: | 遲美麗;顧志敏;賈永義;王雨辰;程順;劉士力;蔣文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A01K61/59;A01K63/00;A01G31/00;C02F3/3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裴金華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河川 沙塘鱧 養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魚類的養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河川沙塘鱧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河川沙塘鱧(Odontobutis potamophila)俗稱土布魚、塘烏鱧,為小型底層野生淡水魚類,自然條件下在江河、湖泊底層或近岸的水草和碎石中生活,以小型魚類和甲殼類為主食,主要分布于長江、珠江、錢塘江和閩江等水系。因其肉質鮮美,深受消費者的歡迎。考慮到河川沙塘鱧自然資源日漸短缺,近年來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通過對沙塘鱧繁殖特性觀察及繁殖工藝的進一步優化,建立了成熟的以親魚培育、雄魚護卵、池塘苗種培育為核心的沙塘鱧大規格苗種生產工藝,親魚催產率和孵化率都達到90%以上,年平均收集水花苗種150萬尾以上,為江浙地區提供大量優質的苗種。但在池塘培育過程中發現,苗種存在明顯的生長差異,回捕率低等情況,從而影響了大規格夏花(約5cm以上)的產量。因此本領域亟需開發新的養殖方式,以提高綜合養殖效益。
發明內容
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池塘內沙塘鱧幼魚的生長狀態,本發明以不同規格的沙塘鱧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在模擬池塘生態系統的條件下,幼魚生長性能的具體差異,從而提供一種河川沙塘鱧的養殖方法,以期給沙塘鱧的池塘大規模培育提供指導和建議。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
一種河川沙塘鱧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建立生態養殖模型
A-a)、配備多個養殖池,并給每個養殖池安裝充氧系統和給排水系統;再給每個養殖池及其充氧系統和給排水系統進行消毒,消毒后洗凈;
A-b)、選取河川沙塘鱧幼魚,依據幼魚體長分為若干組,將若干組幼魚分別養殖于步驟A-a)中的多個養殖池內,每個養殖池的水深維持在50~70cm;
A-c)、選擇青蝦作為河川沙塘鱧幼魚的活飼料,并將青蝦與河川沙塘鱧幼魚一同混養于所述的養殖池內;
A-d)、在每個所述的養殖池內加入富含小球藻和輪蟲的藻液,水面上種植水生植物,養殖池內放入供沙塘鱧和青蝦棲身的管件;
B)、具體養殖管理
撈出多余水生植物,保證水面覆蓋面積不超過80%;為合理控制水質,每隔1~2天投喂青蝦飼料1次,每5~7天檢測水質一次,每2~4天換水1/4~1/2并進行吸污處理。
本發明上述技術方案中,輪蟲可作為青蝦和河川沙塘鱧的開口飼料;而輪蟲可以以小球藻為生。小球藻則是一類自養型單細胞生物。而青蝦則可作為河川沙塘鱧的后備飼料。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沙塘鱧幼魚的體長為25mm~45mm;青蝦的規格為體長25.17±3.10mm,體重0.29±0.11g。
青蝦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幼蝦階段以浮游生物為食,自然水域中成蝦的主要食物是各種底棲小型無脊椎動物、水生動物的尸體、固著藻類、多種絲狀藻類、有機碎屑、植物碎片等。人工養殖的青蝦能攝食各種飼料,如酒糟、豆腐渣、豆餅、蠶蛹、蚌肉、麥粉、魚肉粉、米飯、螺螄等。作為后備飼料的青蝦在投放階段不能選擇較大個體,要與河川沙塘鱧保持一定的生長狀態差異度。如果青蝦整體個頭大,也會捕食相對幼小的河川沙塘鱧,即使青蝦沒有能力捕食河川沙塘鱧幼魚,也很難被個頭相對大一些的河川沙塘鱧捕食;更加嚴重的是,會產生種間競食,即雖然青蝦與河川沙塘鱧不會相互捕食,但是青蝦的食譜與河川沙塘鱧至少有部分重疊,這就會使得青蝦擠壓河川沙塘鱧的生存空間,不利于河川沙塘鱧的養殖。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依據河川沙塘鱧幼魚的體長分為三組,其中小魚組30mm以下,中魚組30mm~35mm,大魚組35mm以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養殖池內的水為過濾的池塘水。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在對所述沙塘鱧幼魚分組時,還要保證單位水體內沙塘鱧幼魚的體重一致,即每組總體重差在2g/m3內。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在對所述沙塘鱧幼魚分組時,還要保證單位水體內沙塘鱧幼魚的體重一致,即每組總體重差在1.5g/m3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未經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193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泥鰍的養殖方法
- 下一篇:七彩鮭與虹鱒親魚的同步成熟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