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城市道路雨水收集、涵養植被的分流調蓄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11697.3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71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延年;楊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36/04 | 分類號: | B01D36/04;B01D17/02;E03F1/00;E03F5/10;E03F5/14 |
| 代理公司: | 沈陽火炬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21228 | 代理人: | 李福義 |
| 地址: | 110168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城市道路 雨水 收集 涵養 植被 分流 系統 | ||
1.一種城市道路雨水收集、涵養植被的分流調蓄系統,包括落水井蓋(2)、集水槽(3)、過濾大石子格柵板(4)、過濾碎石子格柵板(5)、除油層(6)、第一過濾池(7)、第二過濾池(8)、沉淀池(9)、第一清污蓋(10)、第二清污蓋(11)、沉淀池清污蓋(12)、路緣石(13)、出水口(14)、雨水導流管(15)、檢修蓋(16)、調蓄儲水池(17)、高強度鋼筋混凝土板層(18)、溢流管(19)、綠化帶(20)、種植土層(21)、碎石層(22)、水位傳感器控制系統(23)、導流管控制閥門(24)、溢流管控制閥門(25)和濾污網層(28),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水槽(3)與路面(1)通過出水口(14)連接,所述集水槽(3)與第一過濾池(7)連接,集水槽(3)上面安裝有將路面雨水匯集至集水槽(3)內的落水井蓋(2);所述集水槽(3)和第一過濾池(7)連接處設有過濾大石子格柵板(4),第一過濾池(7)與第二過濾池(8)之間設置過濾碎石子格柵板(5),第二過濾池(8)與沉淀池(9)連接,第二過濾池(8)與沉淀池(9)連接處設置有除油層(6);所述沉淀池(9)通過側壁上方的雨水導流管(15)與調蓄儲水池(17)連接;所述調蓄儲水池(17)側壁上設有均勻分布在其周圍的溢流管(19),所述溢流管(19)同時設置在種植土層(21)的下方,種植土層(21)上面設置有綠化帶(20),所述溢流管(19)以調蓄儲水池(17)為中心向外延伸至周圍的碎石層(22)中,所以該系統不僅能夠有效解決路面積水的問題,而且能夠回收過濾凈化雨水,同時收集到調蓄儲水池(17)中的過濾凈化后的雨水能夠為種植土層(21)所吸收,有效的供應給綠化帶(20),輔助花草樹木等植物的生長;
調蓄儲水池(17)頂端設置有檢修蓋(16),方便對調蓄儲水池(17)進行檢修維護;檢修蓋(16)向上設置有水位傳感器控制系統(23),雨水導流管(15)上設置有導流管控制閥門(24),溢流管(19)上設置有溢流管控制閥門(25);整個調蓄儲水池(17)內的水位由水位傳感器控制系統(23)控制,水位傳感器控制系統(23)也可控制安裝在雨水導流管(15)上的導流管控制閥門(24)、溢流管(19)上的溢流管控制閥門(25);
所述落水井蓋(2)通過出水口(14)與路緣石(13)相連接,且落水井蓋(2)與所述路緣石(13)相接的一側高于遠離所述路緣石(13)的一側;所述出水口(14)下面的路緣石(13)高出所述路面(1)為2cm-4cm之間;
所述過濾大石子格柵板(4)、過濾碎石子格柵板(5)分別設置有不同的規格尺寸,過濾大石子格柵板(4)先過濾去雨水中含有的大石子顆粒物,第二層過濾碎石子格柵板(5)再過濾掉雨水中剩有的碎石子顆粒;第二過濾池(8)與沉淀池(9)連接處設置有除油層(6),除油層(6)能有效的去除雨水中的油脂類、石油類以及難以用常規方法難以去除的油類污染物;這樣通過數層過濾凈化后不僅對雨水中常規污染物有良好的過濾效果,而且調蓄儲水池(17)收集到的水能夠直接作為灌溉用水且不會對水體和土壤造成任何污染和影響;
所述第一過濾池(7)上面設置有第一清污蓋(10),第二過濾池(8)上面設置有第二清污蓋(11),沉淀池(9) 上面設置有沉淀池清污蓋(12),方便對過濾池1(7)、過濾池2(8)和沉淀池(9)里面的大石子顆粒物、碎石子顆粒和油類污染物進行清除;
所述調蓄儲水池(17)由高強度鋼筋混凝土板層(18)拼裝組成,且橫斷面為矩形,調蓄儲水池(17)內部設置有混凝土層,混凝土層上面設置有防水涂層;高強度鋼筋混凝土板層(18)一端上設有均勻分布的若干圓形出水孔,出水孔與溢流管(19)相連;所述出水孔呈圓形,出水孔孔徑設置在 25mm ~ 45mm之間;
調蓄儲水池(17)的側壁一側的上部設有與雨水導流管(15)連接的進水孔,所述進水孔呈圓形,進水孔孔徑設置在 45mm ~ 65mm之間;
所述雨水導流管(15)的位置高于所述溢流管(19)的位置,有助于調蓄儲水池(17)中所收集到的雨水有效的流入到溢流管(19)中;
所述雨水導流管(15)和溢流管(19)與調蓄儲水池(17)側壁呈垂直角度安裝,安裝角度為 90°;
所述溢流管(19)的外表面設置有若干個透水孔,且透水孔均勻分布,有助于溢流管(19)中的水有效的向其周圍的碎石層(22)中滲透,進而被種植土層(21)所吸收,有效的提供給上方的綠化帶(20),透水孔的孔徑設置在15mm ~ 25mm之間;
所述調蓄儲水池(17)的底壁低于所述碎石層(22)的底面;
當路面有坡度時,整個系統優先與坡度的方向垂直設置;
當此系統,應用在城市小區時,集水槽(3)與路面(1)之間設置的出水口(14),在靠近集水槽(3)的一側設置有濾污網層(2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建筑大學,未經沈陽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169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禽畜糞便強制固液分離機
- 下一篇:環保型清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