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垃圾焚燒爐渣處理污水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11238.5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03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趙由才;曾超;夏發發;戴世金;周焜;李建國;牛冬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12 | 分類號: | C02F3/12;C02F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葉敏華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垃圾 焚燒 爐渣 處理 污水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垃圾焚燒爐渣處理污水的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將垃圾焚燒爐渣剔除雜物、篩分,用水沖洗干凈、晾干后,得到載體填料并裝填在反應床內;將活性污泥通過泵加入反應床內;對活性污泥進行培養馴化,直至檢測到反應床出水的COD和NH3?N去除率均達到70%以上;通過布水區噴灑污水,經反應床處理,將經過處理的農村生活污水收集排放。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基于“以廢治廢”原理,在生活垃圾焚燒爐渣資源化利用的同時,實現農村生活污水低成本處理,將生活垃圾焚燒爐渣制備成微生物附著的載體填料應用于污水處理,有利于改善和保護農村環境。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垃圾焚燒爐渣處理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生活垃圾焚燒爐渣是生活垃圾經焚燒處理后的一種典型副產物,其重金屬和熔鹽量較低,在我國屬于無毒性的一般廢棄物。由于焚燒具有顯著的減量化和無害化效果,中國的生活垃圾焚燒工程正在迅速擴展。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我國設市城市已建成運行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224座,焚燒處理能力20.78萬噸/日,約占無害化處理的40%。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和經濟飛速發展,農村生活垃圾產量不斷增加,組分也日益復雜。對于城鎮化水平較好的農村地區或城鎮周邊的農村地區,一般都以行政村為單位建立了“村集—鎮運—區(縣)處理”的生活垃圾管理模式,由此可知許多地區的農村生活垃圾也都將隨之進入焚燒系統進行處理。然而,不管是城市生活垃圾還是農村生活垃圾,在焚燒后仍有殘余物——焚燒爐渣產生。有研究表明,盡管生活垃圾焚燒減量效果顯著,但仍有20%~30%的質量轉化到灰渣中,其中爐渣又可占到灰渣的80%以上,然而現實情況是大部分爐渣都被送往填埋場進行填埋,隨著填埋庫容日益緊張,開發一種生活垃圾焚燒爐渣資源化利用程度高、運行可靠的方法尤為重要。
我國農村生活污水存在排放面廣、排放點分散、排放量增長快、有機物濃度高、排放不均勻等特點,難以集中處理,再加上農村污水處理管道鋪設費用高,分散式污水處理法勢必將成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趨勢。生物膜法以其投資費用低、管理維護方便、處理效率高、無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和無污泥膨脹問題等優點,在各種農村生活污水分散式處理技術中尤其引人注目。生物膜法的特點是微生物附著生長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接觸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轉化,污水得到凈化。填料作為微生物的載體,影響著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脫落,因而對反應器的運行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傳統的污水處理填料主要是天然惰性礦物或高分子塑料填料等,但它們對于農村或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說成本偏高,而且還可能會消耗不可再生資源。
中國專利CN 102351565A公開了一種利用生活垃圾焚燒爐渣燒結制備水處理磷聚填料的方法,具體涉及的是一種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爐渣與粘土共燒結制備水處理磷聚填料的方法,該發明改變了爐渣僅作為路基材料或制磚材料的應用現狀,作為垃圾焚燒爐渣資源化利用的一種新途徑,提高了資源化利用的經濟附加值,但該專利中填料制備方法耗能,需要高溫燒結,在制備過程中可能存在污染(如煙氣污染等),該填料主要用于水體中磷的吸附,當填料吸附飽和后會再次成為需要處理處置的廢棄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垃圾焚燒爐渣處理污水的方法,通過“以廢治廢”,結合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污水處理技術的特點,實現生活垃圾焚燒爐渣資源化利用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利用垃圾焚燒爐渣處理污水的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準備載體填料:將垃圾焚燒爐渣剔除雜物、篩分,用水沖洗干凈、晾干后,得到載體填料;
(2)裝填反應床填料層:將步驟(1)得到的載體填料裝填在反應床內,形成載體填料層;
(3)接種活性污泥:將活性污泥通過泵加入反應床內,持續4-7天,水力負荷控制在0.5-1.5m3/(m2·d),回流比為75-8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123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