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定降雨去除葉片顆粒物動態過程的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08097.1 | 申請日: | 2017-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696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余新曉;徐曉梧;寶樂;莫莉;陳俊剛;張歡;張振明;倫小秀;李瀚之;孫佳美;劉自強;路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5/02 | 分類號: | G01N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慶龍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定 降雨 去除 葉片 顆粒 動態 過程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植物學測量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測定降雨去除葉片顆粒物動態過程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大量研究證明城市綠化的空氣過濾作用是顯著的,植物能夠有效阻滯大氣懸浮顆粒物。葉片具有較大的表面積,能夠起到較強的吸附作用。作為植物葉片表面吸附的懸浮顆粒物,能夠在降雨的沖刷作用下被帶至地面。一般認為,葉片在滯塵15天后會達到飽和,滯塵效率將會降低。受降雨沖洗后的葉片,其吸附的懸浮顆粒物得以去除,重新恢復較強滯納顆粒物的能力。研究降雨對恢復葉片表面吸附顆粒物的能力的作用,可以更準確的認知森林對空氣顆粒物的調控功能。
葉片表面吸附顆粒物受降雨的影響的研究,主要是通過降雨前后采集葉片,然后求得葉片表面吸附顆粒物的前后差值。但此方法測定動態過程采樣量大,而且國內外尚沒有測量降雨去除植物吸附顆粒物動態過程的研究,即,還原整個顆粒物去除的動態過程。
因此,如何測定降雨對葉片上顆粒物去除的整個動態過程是現如今亟待解決的課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測定降雨去除葉片顆粒物動態過程的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測定降雨去除葉片顆粒物動態過程的方法,包括:
采集待測定植物樣本,其中所述植物樣本包括待測定植物葉片;
將所述植物樣本放置在降雨環境下,通過采樣瓶收集從所述待測定植物葉片上掉落的水樣,并根據第一預設時間更換所述采樣瓶;
根據所述采樣瓶中的所述水樣,計算各所述水樣對應的第一總顆粒物質量;
根據所述第一總顆粒物質量測定降雨對所述待測定植物葉片上顆粒物的去除情況。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測定降雨去除葉片顆粒物動態過程的裝置,包括:
花盆,塑料泡沫板,多個采樣瓶,至少一個漏斗,其中所述塑料泡沫板設置在所述花盆上方;所述漏斗的小口穿過所述塑料泡沫板且位于待測定植物葉片下方,所述漏斗的小口與所述采樣瓶連接;待測定植物樣本穿過所述塑料泡沫板置于花盆上,所述待測定植物葉片的垂直投影在漏斗的大口內,所述漏斗用于接收從待測定植物葉片上掉落的水樣,并將所述水樣引入所述采樣瓶中。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測定降雨去除葉片顆粒物動態過程的方法及裝置,通過采樣瓶收集從待測定植物葉片上掉落的水樣,并每隔第一預設時間更換采樣瓶,實現了測定降雨對葉片上顆粒物去除的整個動態過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測定降雨去除葉片顆粒物動態過程的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測定降雨去除葉片顆粒物動態過程的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測定降雨去除葉片顆粒物動態過程的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測定降雨去除葉片顆粒物動態過程的方法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101:采集待測定植物樣本,其中所述植物樣本包括待測定植物葉片;
具體地,在野外用高枝剪選取待測定植物樣本,插于含土壤的花盆中,在扦插的過程中,盡量按照待測定植物樣本原來的生長方向扦插。待測定植物樣本是待測定植物的枝條,枝條上有待測定植物葉片。
步驟102:將所述待測定植物樣本放置在降雨環境下,通過采樣瓶收集從所述待測定植物葉片上掉落的水樣,并每隔第一預設時間更換所述采樣瓶;
具體地,將采集到的待測定植物樣本放置在所需的降雨環境下,其中降雨的強度可以進行預先設置,通過采樣瓶收集所有的從待測定植物葉片上掉落的水樣,并每隔一個第一預設時間更換一次采樣瓶,其中第一預設時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將采集完成的水樣密封貼標。
步驟103:根據所述采樣瓶中的所述水樣,計算各所述水樣對應的第一總顆粒物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林業大學,未經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80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