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洋溢油的清除處理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07639.3 | 申請日: | 2017-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068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30 |
| 發明(設計)人: | 孫娟;卞海恒;李慧芬;趙朝成;劉芳;劉香玉;蔡留蘋;郭朝陽;汪開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B01J20/22 | 分類號: | B01J20/22;C02F103/08;C02F101/32 |
| 代理公司: | 青島清泰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欒瑜 |
| 地址: | 26658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洋 溢油 清除 處理 工藝 | ||
1.一種海洋溢油的清除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高嶺土過篩,得到粒徑不大于41μm的高嶺土顆粒物;
利用改性劑溶液對所述高嶺土顆粒物進行改性,將改性后的高嶺土顆粒物與海水混合,配制成1.0~3.0g/L的改性高嶺土顆粒物溶液,裝罐儲存;
根據海水中的溢油量,將改性高嶺土顆粒物溶液噴淋到溢油表層,通過加熱攪拌裝置對溢油區域進行加熱攪拌,直至溢油清除完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除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嶺土顆粒物的密度范圍為2-3g/cm3,有機質含量范圍10-50g/k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除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劑選自二甲亞砜、甲酰胺或脲中的任意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清除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利用二甲亞砜溶液對所述高嶺土顆粒物進行改性時,具體為:
將所述高嶺土顆粒物與二甲亞砜溶液以1:1-1:1.5的比例混合,于70℃-80℃條件下攪拌9h-12h,離心去除上清液后,用去離子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對改性后的高嶺土顆粒物進行洗滌、過濾,并于70℃-90℃下恒溫干燥10h-12h,得到改性高嶺土顆粒物。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清除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甲亞砜溶液由二甲亞砜與水以體積比8-10:1混合而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除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攪拌裝置對溢油區域在0℃-35℃的溫度范圍內進行加熱攪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清除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攪拌裝置對溢油區域在15℃-35℃的溫度范圍內進行加熱攪拌。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除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在將改性高嶺土顆粒物溶液噴淋到溢油表層同時,向溢油表層噴淋消油劑。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清除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油劑的添加量為海水中的溢油量的5%-35%,優選30%-35%。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清除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油劑為常規化學消油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763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