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動機潤滑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06627.9 | 申請日: | 2017-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74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徐鵬飛;房程程;楊林強;張應兵;張建操;陳亮;姚巍;蔡海濤;朱浩杰;劉彤;謝有路;董先瑜;倪成鑫;羅亞偉;蘇曉芳;陳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1/10 | 分類號: | F01M1/10;F01M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周放,江懷勤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潤滑 系統 | ||
1.一種發動機潤滑系統,包括可變排量機油泵(1)、濾清器(5)、油底殼(23)、主油路(24)、反饋油路(13)和潤滑油路(15),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變排量機油泵(1)包括吸油腔、排油腔和反饋油腔(30),所述吸油腔與所述油底殼(23)連通,所述排油腔與所述濾清器(5)的進油口連通,所述濾清器(5)的出油口與所述主油路(24)的進油口連通;
所述主油路(24)分支形成所述反饋油路(13)和所述潤滑油路(15),所述反饋油路(13)上設有壓力控制閥(3),所述反饋油路(13)的出油口與所述反饋油腔(30)連通,所述潤滑油路(15)連通至所述可變排量機油泵(1)的軸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控制閥(3)為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ECU(27)電連接,所述ECU(27)與轉速傳感器(26)電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變排量機油泵(1)為兩級可變排量機油泵,所述電磁閥為兩級電磁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24)分支形成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與進氣凸輪軸油道(16)串聯,所述第二支路與排氣凸輪軸油道(17)串聯,所述進氣凸輪軸油道(16)和所述排氣凸輪軸油道(17)內均設有限流閥(2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油路(15)分支出一條流通至平衡軸的平衡軸潤滑油路(1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冷卻器(4),所述冷卻器(4)與所述主油路(24)串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動機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腔連通所述冷卻器(4)的進油口,所述冷卻器(4)的出油口連通所述濾清器(5)的進油口。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溫度壓力一體傳感器(8),所述溫度壓力一體傳感器(8)與所述主油路(24)串聯。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發動機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限壓閥(2),所述可變排量機油泵(1)與限壓閥(2)并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6627.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尿素泵換向閥及其密封結構
- 下一篇:新型柴油礦山機械用排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