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檢測鋼結構壁面的行走機器人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06581.0 | 申請日: | 2017-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268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5 |
| 發明(設計)人: | 羅義;范勤;余震;霍同乾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9/16 | 分類號: | B25J9/16;B25J13/08;B62D57/024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 鋼結構 行走 機器人 控制系統 控制 方法 | ||
1.一種檢測鋼結構壁面的行走機器人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行走的行進足(1)、用于固定的吸附足(2)和控制器(8),所述行進足(1)和吸附足(2)底部均設有電磁吸盤(5),所述行進足(1)上設有用于控制行進足(1)旋轉的第一舵機(31),所述行進足(1)的頂部與第一連桿(41)的一端通過第二舵機(32)連接,所述第一連桿(41)的另一端與第二連桿(42)的一端通過第三舵機(33)連接,所述第二連桿(42)的另一端與吸附足(2)的頂部通過第四舵機(34)連接,所述第二舵機(32)、第三舵機(33)和第四舵機(34)相互配合帶動行進足(1)向前運動,所述吸附足(2)上設有用于控制行進足(1)、第一連桿(41)和第二連桿(42)作整體旋轉的第五舵機(35);所述行進足(1)外周面上設有用于探測障礙物位置的超聲測距傳感器(6)和紅外光電開關(7),所述行進足(1)底部設有用于探測行進足位置的超聲測距傳感器(6);所述控制器(8)與第一舵機(31)、第二舵機(32)、第三舵機(33)、第四舵機(34)、第五舵機(35)、電磁吸盤(5)、超聲測距傳感器(6)和紅外光電開關(7)均相連;所述行進足(1)和吸附足(2)底部的電磁吸盤(5)均通過繼電器控制,所述行進足(1)外周面上設有兩路超聲測距傳感器(6)和兩路紅外光電開關(7),所述兩路超聲測距傳感器(6)和兩路紅外光電開關(7)均勻布置在行進足(1)外周面上90°范圍內;所述行進足(1)底部均勻布置有三路超聲測距傳感器(6);
利用該控制系統檢測鋼結構壁面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控制器(8)切換到手動模式,在手動模式下通過控制器(8)的界面操作,使得行走機器人到達待檢測鋼結構的壁面上;將控制系統狀態進行初始化,此時第一舵機(31)所在的行進足(1)和第五舵機(35)所在的吸附足(2)與壁面垂直,第一連桿(41)和第二連桿(42)與壁面夾角均為45°,第一連桿(41)和第二連桿(42)相互之間夾角為90°,吸附足(2)的電磁吸盤(5)所對應的繼電器閉合,吸附足(2)的電磁吸盤(5)得電吸附在壁面上,行進足(1)的電磁吸盤(5)未通電貼于壁面;
b、將控制器(8)切換到自動模式,控制器(8)依次控制第四舵機(34)、第三舵機(33)和第二舵機(32)轉動,帶動行進足(1)在壁面上前行,同時行進足(1)外周面上超聲測距傳感器(6)和紅外光電開關(7)探測行進足(1)前方的障礙物信息,將行進足(1)前方障礙物信息傳送到控制器(8)中,控制器(8)綜合分析障礙物信息;
c、若行進足(1)前方有障礙物,則控制第五舵機(35)轉動帶動行進足(1)、第一連桿(41)和第二連桿(42)作整體旋轉,重復步驟b,直至行進足(1)前方沒有障礙物;若行進足(1)前方沒有障礙物,則第五舵機(35)不轉動,行進足(1)在壁面上繼續前行;
d、當行進足(1)前行到再次與壁面處于垂直狀態且第一連桿(41)與第二連桿(42)之間的夾角為150°時,位于行進足(1)底部的超聲測距傳感器(6)獲取各自的位置信息,將位置信息傳輸到控制器(8)中,控制器(8)綜合行進足(1)底部的超聲測距傳感器(6)位置信息,分析判斷行進足(1)是否處于壁面邊界外,進而控制第五舵機(35)轉動的轉動角度和方向;
e、若行進足(1)處于壁面邊界外,則控制器(8)控制第五舵機(35)轉動帶動行進足(1)、第一連桿(41)和第二連桿(42)作整體旋轉,重復步驟d,直至第五舵機(35)不轉動,即行進足(1)處于壁面邊界內;若行進足(1)處于壁面邊界內,控制器(8)控制行進足(1)的電磁吸盤(5)所對應的繼電器閉合,行進足(1)的電磁吸盤(5)得電吸附在壁面上,此時行進足(1)和吸附足(2)同時吸附在壁面上,此時檢測設備開始工作完成所在位置的檢測任務;
f、檢測設備完成所在位置的檢測工作后,控制器(8)控制吸附足(2)的電磁吸盤(5)對應的繼電器斷開,吸附足(2)的電磁吸盤(5)貼于壁面,控制器(8)依次控制第二舵機(32)、第三舵機(33)和第四舵機(34)帶動吸附足(2)向前運動,運動到第一舵機(31)所在的行進足(1)和第五舵機(35)所在的吸附足(2)與壁面垂直,第一連桿(41)和第二連桿(42)與壁面夾角分別為45°,第一連桿(41)和第二連桿(42)相互之間夾角為90°為止;控制器(8)控制吸附足(2)的電磁吸盤(5)對應的繼電器閉合,吸附足(2)的電磁吸盤(5)得電吸附在壁面上,控制器(8)控制行進足(1)的電磁吸盤(5)對應的繼電器斷開,行進足(1)的電磁吸盤(5)斷電貼于壁面,此時行走機器人回到初始化狀態;
g、重復步驟b~f,即可完成下一個壁面位置的檢測,當行走機器人遍歷鋼結構的所有壁面后,切換到手動模式,使行走機器人返回地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科技大學,未經武漢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658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機器人控制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焊接機器人及其焊縫路徑學習方法、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