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風冷的大體積混凝土冷卻裝置、施工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06315.8 | 申請日: | 2017-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93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黃斌;謝生華;龔明子;康夢安;周世康;袁忠標;王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5/02 | 分類號: | 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立格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1126 | 代理人: | 李紅衛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風冷 體積 混凝土 冷卻 裝置 施工 方法 應用 | ||
1.一種基于風冷的大體積混凝土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裝置包括由風機和通風管道組成的風冷機構、加濕機構和溫度監測機構,通風管道穿過混凝土且一端通過變徑連接件與風機連接,加濕機構包括濕度控制箱,濕度控制箱的水霧出口處設有濕氣輸送主管,濕氣輸送主管通過支管與通風管道連接,溫度監測機構包括數條數據線和設置于混凝土內部、上表面及外界的測溫構件,測溫構件分別通過數據線與溫度采集器連接,信號通過無線數據傳輸至控制終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大體積混凝土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管道的進氣口端部設有傾斜50-70°的泄氣閥,泄氣閥的出氣口朝向風機設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大體積混凝土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變徑連接件的大口徑端與風機的出風管道連接,小口徑端與通風管道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大體積混凝土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風管道由導熱系數不低于200W/m.K,壁厚不大于0.6mm的金屬管道相互凹槽配接而成,且通風管道兩端與混凝土交接處的管體上套設長20cm的阻水管。
5.一種基于風冷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搭建建筑物的支架并進行鋼筋綁扎,并于目標位置處綁扎U型定位槽,將通風管道與U型定位槽卡接,同時將通風管道伸出建筑物的管體上套設阻水管并綁扎;
2)在建筑物內部埋設混凝土測溫構件、在建筑物外設置環境測溫構件,并在混凝土澆筑后于混凝上表面設置養護水溫度測溫構件,測溫構件通過數據線與外界的溫度采集器連接,安裝模板,并在模板上焊接臨時支撐點,臨時支撐點上放置減震橡膠墊,將風機承重定位平臺及遮陽防雨棚放置在防震橡膠墊上,將風機和加濕機構分別固定,風機通過變徑連接件與通風管道連接,加濕機構通過濕氣輸送主管和支管與通風管道連接;
3)檢測風機、加濕機構及由溫度采集器、數據線和測溫構件組成的溫度監測機構的運行穩定性,且在運行穩定后對建筑物進行混凝土澆筑及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搗,振搗時應避開通風管道、測溫構件和數據線,同時監測通風管道和測溫構件的運行狀況并保證其運行穩定;
4)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解除阻水管的固定并將其插入混凝土內,混凝土終凝后在建筑物頂面蓄水養護,運行風機、加濕機構、溫度監測機構,當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與混凝土表面5cm處溫度差為15℃~20℃或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與模板表面溫度溫差為20℃~25℃或模板表面與環境溫度溫差≥15℃時,對建筑物側面覆蓋保溫層;
5)在混凝土水化過程中,控制其階段性降溫如下:以≤2.0℃/d的整體降溫速率降溫至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不高于40℃且內表面溫差不高于20℃,然后關閉風機進行自然冷卻;
6)混凝土水化完成后,切割通風管道暴露出混凝土的管體,并對混凝土內部的管體進行真空壓漿處理即可。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風冷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所述風機為可變速風機,通風管道內的風速不低于10m/s。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風冷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真空壓漿采用不低于42.5級的低碳硅酸鹽水泥,水泥漿的水膠比不超過0.3,流動度30~50s,體積收縮率小于1%。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風冷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澆筑采用整體澆筑,通風管道采用1~1.2m的間距多層布管,每根通風管道的加濕耗水量不低于5L/h。
9.權利要求1-4所述的冷卻裝置和權利要求5-8所述的施工方法在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控制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631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