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軸承外圈內溝道磨削機及其軸承外圈驅動夾持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05033.6 | 申請日: | 2017-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71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奔騰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嶺市萬利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41/06 | 分類號: | B24B41/06;B24B41/00;B24B1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邢永 |
| 地址: | 317521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承 外圈 溝道 磨削 及其 驅動 夾持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軸承外圈內溝道磨削機及其軸承外圈驅動夾持機構,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外圈驅動機構、保持組,外圈驅動機構外側壁上設有驅動區,保持組包括至少兩個連接于外圈驅動機構外側壁的第一保持臂、第二保持臂以及第二臂驅動部,第一保持臂的端部均設有第一弧形凹槽,第一弧形凹槽的圓弧面曲率與對應加工的軸承外圈外徑弧面曲率保持一致;第二保持臂上設有驅動端、靠近于軸承外圈的抵觸端、位于驅動端和抵觸端之間的鉸接部,鉸接部鉸接于外圈驅動機構外側壁,抵觸端上設有第二弧形凹槽,第二弧形凹槽的圓弧面曲率與對應加工的軸承外圈外徑弧面曲率保持一致,徹底改變傳統的點接觸,軸承外圈的外側壁所受的損傷得到大幅度降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軸承外圈內溝道加工設備,特別涉及一種軸承外圈內溝道磨削機及其軸承外圈驅動夾持機構。
背景技術
軸承被廣泛應用于各個生產和生活領域,軸承內部的結構包括軸承外圈,如公告號為CN2842058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一種軸承外圈,其整體的形狀為圓環形,且外圈的內環壁上周向設有供滾動體滑動的凹槽,在傳統加工流程中,軸承外圈的外圓周側壁會先經過磨削處理。
傳統的內溝道加工設備中,一方面,設置有用于驅動軸承外圈進行周向旋轉的驅動機構,另一方面,通過多個保持臂以最大程度減少整個軸承外圈的徑向跳動量,并且保持臂的端部與軸承外圈的外圓周側壁之間呈點接觸;上述類型的加工設備,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軸承外圈會發生不斷旋轉,軸承外圈的外圓周側壁會與保持臂之間產生摩擦,而點接觸的方式,會導致軸承外圈的外側壁上存在條狀磨痕,軸承外圈的加工質量較低,且需要在內溝道加工完畢之后,還需要設置額外的磨床對帶有條狀磨痕的軸承外圈進行磨削處理,大幅度增加了加工成本。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承外圈驅動夾持機構,其在軸承外圈內溝道磨削過程中,大幅度降低軸承外圈外側壁所受的損傷。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軸承外圈驅動夾持機構,包括外圈驅動機構、保持組,所述外圈驅動機構外側壁上設有驅動區,軸承外圈進入到驅動區并受外圈驅動機構驅動旋轉;所述保持組包括至少兩個連接于外圈驅動機構外側壁的第一保持臂、第二保持臂以及第二臂驅動部,所述第一保持臂以驅動區的中部為中心呈圓周陣列設置,每個第一保持臂的長度方向均穿過驅動區的中部,每個第一保持臂靠近驅動區的端部均設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圓弧面曲率與對應加工的軸承外圈外徑的圓弧面曲率保持一致;所述第二保持臂上設有驅動端、靠近于軸承外圈的抵觸端、位于驅動端和抵觸端之間的鉸接部,所述鉸接部鉸接于外圈驅動機構外側壁,所述抵觸端上設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圓弧面曲率與對應加工的軸承外圈外徑的圓弧面曲率保持一致,所述第二臂驅動部用于拉動驅動端并使第二保持臂繞著鉸接部進行旋轉且最終使抵觸端遠離或抵靠于軸承外圈。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軸承外圈進入到驅動區內時,軸承外圈的外圓周側壁會同時與多個第一弧形凹槽相互貼合,然后第二臂驅動部拉動驅動端,并使第二保持臂繞著鉸接點進行旋轉,直至第二保持臂的第二弧形凹槽與軸承外圈的外圓周側壁相抵,之后,外圈驅動機構能直接使位于驅動區的軸承外圈發生周向旋轉,在軸承外圈進行周向旋轉的過程中,軸承外圈的外側壁與第一保持臂、第二保持臂之間的接觸為弧形面接觸,并且第一弧形凹槽的圓弧面曲率以及第二弧形凹槽的圓弧面曲率與對應加工的軸承外圈外徑弧面曲率之間均保持一致,徹底改變傳統的點接觸,軸承外圈的外側壁所受的損傷得到大幅度降低;當整個軸承外圈加工完畢之后,第二保持臂上的第二弧形凹槽與軸承外圈發生分離,軸承外圈即可順利地從驅動區內取出。
優選的,所述第一保持臂的驅動區的端部設有陶瓷塊,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位于陶瓷塊上。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陶瓷塊的選用,首先,利用了陶瓷塊的耐高溫性能較好,即使軸承外圈與陶瓷塊之間因高速摩擦而發生,陶瓷塊受影響的程度較低,使用壽命長;其次,陶瓷塊的耐磨性能較高,適應長時間高速摩擦;再次,有助于減少陶瓷塊與軸承外圈外側壁之間的摩擦損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嶺市萬利軸承有限公司,未經溫嶺市萬利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50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CAR修飾的NK細胞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雜交瘤細胞株7G11及其抗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