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肝炎的中藥組合物、其顆粒劑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04564.3 | 申請日: | 2017-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0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董源;黃昂;韓晉;王麗珍;馬瑞;黃加干;李坤;張莎娜;李煥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0二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K9/16;A61P31/20;A61P1/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44309 | 代理人: | 謝成毅,廉紅果 |
| 地址: | 100039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 肝炎 中藥 組合 顆粒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肝炎的中藥組合物、其顆粒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是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半年以上,病毒沒有得到徹底清除,體內乙肝病毒潛伏或引起肝炎發病。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有明確的急性乙肝演變而來;半年前有過急性黃疸型或無黃疸型肝炎發作病史,治療或自愈不徹底,留下禍根潛伏下來,半年后,或多年后,再次發病。也因嬰幼兒時期感染了乙肝病毒,當時由于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和完善,不能將病毒清除,病毒潛伏于肝臟,經過長期的免疫耐受期的沉寂后,大約到了青壯年期,便開始發病。首次發病很象急性肝炎,有的首次發病就已經是肝硬化了。
我國現有乙型肝炎病例絕大多數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幾乎都是幼小時(母體宮內、分娩時、哺乳時、學齡前感染等)感染乙肝病毒,病毒潛伏于肝臟,青壯年時開始發病。后天感染,尤其是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一般很少形成慢性化,要么引起一次急性乙肝發作,乙肝病毒被徹底清除,很快就會自愈;要么感染乙肝病毒后,體內會自然動用正常的免疫體系,將乙肝病毒清除。
發明內容
對于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中醫辨證屬于脾腎虛、氣滯血瘀、濕熱內阻者。
由于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對人類身體健康的危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肝炎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肝炎的中藥顆粒劑。
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在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肝炎的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其顆粒劑具有健脾益腎、疏肝活血和清熱利濕的作用,主治慢性乙型肝炎,抑制病毒復制,改善肝功。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慢性肝炎的中藥組合物,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黃芪250份、制何首烏167份、丹參250份、虎杖167份、重樓167份、地耳草250份、北豆根167份、豬苓167份、女貞子167份和郁金100份。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肝炎的中藥組合物,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組成:黃芪250g、制何首烏167g、丹參250g、虎杖167g、重樓167g、地耳草250g、北豆根167g、豬苓167g、女貞子167g和郁金100g。
一種治療慢性肝炎的中藥顆粒劑,其中,所述中藥顆粒劑包括活性成分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所述活性成分由原料藥黃芪250份、制何首烏167份、丹參250份、虎杖167份、重樓167份、地耳草250份、北豆根167份、豬苓167份、女貞子167份和郁金100份通過下述方法制備所得:
(1)、稱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0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h;
(2)、合并二次煎液,靜置,濾過,濾液濃縮至溫度75℃下相對密度為1.32-1.36的稠膏狀,真空干燥成干浸膏,粉碎成細粉,即得活性成分。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肝炎的中藥顆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為糊精和糖粉;所述糊精為活性成分重量的0.5倍;所述糖粉為活性成分重量的1.0倍。
一種治療慢性肝炎的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中藥顆粒劑由原料藥黃芪250份、制何首烏167份、丹參250份、虎杖167份、重樓167份、地耳草250份、北豆根167份、豬苓167份、女貞子167份和郁金100份通過下述方法制備所得:
(1)、稱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0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h;
(2)、合并二次煎液,靜置,濾過,濾液濃縮至溫度75℃下相對密度為1.32-1.36的稠膏狀,真空干燥成干浸膏,粉碎成細粉;
(3)、加入步驟(2)所得細粉重量0.5倍的糊精和1.0倍的糖粉,制粒過14目篩,60℃~80℃干燥,制成1000g,整粒,即得。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中:
黃芪:本品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莢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本品應符合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第283頁黃芪項下之有關規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0二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0二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45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