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SIM卡自動觸發識別檢測的方法和移動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03608.0 | 申請日: | 2017-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928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俞斌;楊維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4 | 分類號: | H04W24/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劉文求 | 
| 地址: | 516006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im 自動 觸發 識別 檢測 方法 移動 終端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SIM卡自動觸發識別檢測的方法和移動終端。其中,方法包括步驟:A、當檢測到SIM卡插入移動終端時,啟動定時器進行第一次計時;B、當定時器第一次計時超時時,觸發與SIM卡進行一次通信,并判斷通信是否成功;如果是,則重置定時器;否則,執行步驟C;C、重新給SIM卡上電,并重新觸發識別檢測SIM卡。本發明能使移動終端能夠自動且及時發現SIM卡失聯的情況,并在發現后能夠立即重新與SIM卡進行連接,以使移動終端的打電話、發短信、上網等功能不會受到影響,為用戶帶來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SIM卡自動檢測技術,具體涉及一種SIM卡自動觸發識別檢測的方法和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目前,多數移動終端均采用可插拔SIM卡的結構設計,也就是說用戶從網絡運營商(例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處購買SIM(subscriber indentification module)卡,將SIM卡插入SIM卡槽之后,移動終端便能通過SIM卡與網絡進行通信,從而移動終端便可以進行最基本的打電話、發短信、上網等功能。另一方面,SIM卡本身亦是一個系統,其由移動終端提供電源進行工作;一般地,當SIM卡插入移動終端時會觸發移動終端SIM卡識別檢測功能,當識別到有SIM卡插入后,移動終端會為SIM卡提供電源,然后與SIM卡進行通信。
在日常的移動終端使用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情況導致移動終端與SIM卡的通信不成功,此時雖然SIM卡插在移動終端中但其形同虛設,無法使用。比如,當SIM卡內部軟件跑飛時,當SIM卡與移動終端在某一次通信失敗之后等。在現有技術中,當出現上述問題時,總是需要用戶手動插、拔一次SIM卡才能恢復,操作不方便;另外,如果用戶沒有及時發現SIM卡通信有問題,將會錯過電話、短信等內容,對用戶造成不便、甚至帶來損失。
因此,現有技術存在缺陷,有待提高與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SIM卡自動觸發識別檢測的方法和移動終端,旨在使移動終端能夠自動且及時發現SIM卡失聯的情況,并在發現后能夠立即重新與SIM卡進行連接,以使移動終端的打電話、發短信、上網等功能不會受到影響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SIM卡自動觸發識別檢測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A、當檢測到SIM卡插入移動終端時,啟動定時器進行第一次計時;
B、當定時器第一次計時超時時,觸發與SIM卡進行一次通信,并判斷通信是否成功;如果是,則重置定時器;否則,執行步驟C;
C、重新給SIM卡上電,并重新觸發識別檢測SIM卡。
所述的IM卡自動觸發識別檢測的方法中,所述步驟A包括:當檢測到SIM卡檢測腳的電平發生變化時,判斷SIM卡插入移動終端。
所述的IM卡自動觸發識別檢測的方法中,所述步驟B包括:
B1、當定時器第一次計時超時時,觸發與SIM卡進行一次通信,并啟動定時器進行第二次計時;
B2、若通信成功,則重置定時器,若通信失敗或第二次計時時間超時,則執行步驟C。
所述的IM卡自動觸發識別檢測的方法中,所述步驟C包括:
C1、關閉SIM卡的供電;
C2、控制SIM卡檢測腳的電平發生變化,以重新觸發識別檢測SIM卡。
所述的IM卡自動觸發識別檢測的方法中,所述步驟B中,重置定時器包括:清零定時器和/或重啟定時器。
一種SIM卡自動觸發識別檢測的移動終端,其包括:
定時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惠州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36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