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門禁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03516.2 | 申請日: | 2017-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9806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01 |
| 發明(設計)人: | 林杰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林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陳金普;王東亮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門禁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門禁系統,包括無線定位裝置、無線通信裝置、紅外感應裝置、控制裝置和門控裝置;控制裝置建立與移動終端的通信連接,對移動終端進行身份信息認證,在認證通過后,利用無線定位信號來確定移動終端所處的區域;在檢測到門禁系統的紅外感應裝置被觸發時,確定紅外感應裝置被觸發的位置,根據紅外感應裝置被觸發的位置是否在移動終端所處的區域中來判斷是否打開門禁系統所控制的門。在本方案中,通過無線和紅外感應兩者的結合,利用移動終端就能通過門禁系統控制的門,可以避免使用刷卡方式,移動終端可以自動接收無線信號,免去用戶對移動終端進行操作,從而可以提高門禁系統的使用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門控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門禁系統。
背景技術
現在門控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實際生活場景中,門禁系統是其中的一類典型應用。
目前的門禁系統大概有兩類。第一類,采用門禁卡識別,使用時必須將門禁卡與門禁系統的識別門禁卡裝置相接觸,否則就無法識別用戶的身份信息,也就無法正常使用。第二類,采用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即采用人的自身特征差異進行身份識別。這類門禁在識別過程中對人體有一定的動作要求,易受外界環境(雨天采樣效果、識別屏油脂等)影響,從而影響識別效果,也會使門禁系統無法正常使用。
因此,傳統技術中的門禁系統在一定程度上都會無法識別用戶的身份信息,降低門禁系統的使用效率。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傳統的門禁系統的使用效率低的問題,提供一種門禁系統。
一種門禁系統,包括無線定位裝置、無線通信裝置、紅外感應裝置、控制裝置和門控裝置;
控制裝置通過無線通信裝置建立與移動終端的通信連接,對移動終端進行身份信息認證;控制無線定位裝置發送無線定位信號至移動終端;
無線通信裝置在移動終端身份信息認證通過后,接收移動終端根據無線定位信號返回的移動終端所處的區域信息;
控制裝置在檢測到紅外感應裝置被觸發時,獲取紅外感應裝置被觸發的位置信息;根據區域信息和位置信息判斷紅外感應裝置被觸發的位置是否在移動終端所處的區域中,若是,則發送第一控制指令至門控裝置,門控裝置打開門禁系統所控制的門。
根據上述本發明的方案,其是控制裝置建立與移動終端的通信連接,對移動終端進行身份信息認證,在認證通過后,利用無線定位信號來確定移動終端所處的區域;在檢測到門禁系統的紅外感應裝置被觸發時,確定紅外感應裝置被觸發的位置,根據紅外感應裝置被觸發的位置是否在移動終端所處的區域中來判斷是否打開門禁系統所控制的門。在本方案中,通過無線和紅外感應兩者的結合,利用移動終端就能通過門禁系統控制的門,可以避免使用刷卡方式,而且,在通過門之前,通過對移動終端的識別可以正確識別用戶的身份信息,移動終端可以自動接收無線信號,生成并發送位置信息,免去用戶對移動終端進行操作,從而可以提高門禁系統的使用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門禁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門禁系統中無線定位裝置的連接示意圖;
圖3是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門禁系統中無線定位裝置的連接示意圖;
圖4是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門禁系統中紅外感應裝置的連接示意圖;
圖5是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門禁系統中顯示裝置的連接示意圖;
圖6是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門禁系統中無線定位裝置的連接示意圖;
圖7是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門禁系統中AP定位器的連接示意圖;
圖8是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門禁系統中射頻終端的連接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林盟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林盟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351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信息匹配的門禁系統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驗證碼式密碼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