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家庭急救信號可靠傳輸系統及其實現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03469.1 | 申請日: | 2017-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89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剛;黃子明;李冬月;黃葉超;孔祥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4/90 | 分類號: | H04W4/90;H04W76/14;H04W88/06;H04L29/08;H04L1/22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達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劉華 |
| 地址: | 71007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家庭 急救 信號 可靠 傳輸 系統 及其 實現 方法 | ||
一種家庭急救信號可靠傳輸系統及其實現方法,包括家庭求救終端、小區基站、小區物業監控終端、社區控制中心、社區醫院監控終端和醫療服務器,社區控制中心與小區基站相連接,社區控制中心同時連接社區醫院監控終端和醫療服務器,小區基站連接小區物業監控終端、家庭求救終端;及其實現方法,通過下行通信可靠傳輸方法、上行通信可靠傳輸方法用于解決現有的家庭傳感網絡與家庭控制終端通信不可靠、家庭控制終端與外部設備通信不可靠,以及家庭急救信號不能及時傳出的問題,可有效調動距離求救信號發出者最近的人群及時采取救援措施,可減少因救助不及時導致的意外傷害。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急救通信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家庭急救信號傳輸系統及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家庭急救信號可靠傳輸系統及其實現方法,用于家庭急救信號的快速、可靠傳輸。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中老年人患心肌梗死、腦梗塞等急性病的越來越多,且有年輕化趨勢,這些急性病發作之前,患者往往感覺不到任何征兆,一旦發作,患者很難再具有自救的能力,若得不到及時的救助,后果不堪想象。針對上述社會問題,各種各樣的健康監護設備和家庭報警系統應運而生。
根據用戶的需求不同以及對不同生理參數的監測需求,目前市場上存在多種健康監護設備,如脈搏血氧儀、心電監護儀、血壓計等。這類設備的設計側重于健康數據的采集和處理,數據傳輸采用單一通信方式,通信鏈路一旦出現故障,設備便失去了數據傳輸的能力,通信可靠性得不到保障,為解決這一問題,南京郵電大學設計了一種能優化信道和緩存數據的健康數據傳輸系統和方法,中國專利,公開(公告)號:CN104967672A,上述專利以公網有線網絡和公網無線網絡作為與后臺服務器通信的雙重鏈路,當雙重通信鏈路均不能使用,數據會被保存在緩沖區,等待通信鏈路回復后再次發送,保障了健康數據不丟失地傳輸到后臺服務器,但是,當家庭急救信號產生時,上述專利很難保證將急救信號及時地傳輸出去。
目前的家庭報警系統的設計架構與上述健康監護系統基本相同,通常由傳感檢測網絡、控制主機、后端服務器三個部分構成,傳感檢測網絡與控制主機通信采用單一無線通信技術,當用戶出現緊急狀況時,急救信號可能無法傳輸到控制主機;主控主機與后端服務器通信采用公網有線或者公網無線,通信的可靠性、安全性、及時性均得不到保障。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種家庭急救信號可靠傳輸系統及其實現方法,解決現有的家庭傳感網絡與家庭控制終端通信不可靠、家庭控制終端與外部設備通信不可靠,以及家庭急救信號不能及時傳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
一種家庭急救信號可靠傳輸系統,包括家庭求救終端、小區基站、小區物業監控終端、社區控制中心、社區醫院監控終端和醫療服務器,社區控制中心與小區基站相連接,社區控制中心同時連接社區醫院監控終端和醫療服務器,小區基站連接小區物業監控終端、家庭求救終端;
所述的小區基站位于小區中心位置,是家庭求救終端與小區物業監控終端、家庭求救終端與社區醫院監控終端的通信交換中心;
所述社區控制中心,位于社區醫院所在處,用于控制社區范圍內各小區基站的數據交換,以及連接社區醫院監控終端和醫療服務器;
所述社區醫院監控終端,位于社區醫院監控中心,用于監視社區范圍內各各家庭求救終端的狀態,以及遠程醫療救護指導和醫療資源調度;
所述醫療服務器,用于存儲社區范圍內的所有家庭求救終端、小區基站和小區物業監控終端的基本信息,以及各個家庭求救終端對應的家庭成員的基本信息和健康數據。
所述的所述家庭求救終端,包括中央控制單元、通信單元、人機交互單元、語音識別單元、數據管理單元和電源管理單元,其中,所述中央控制單元是嵌入式平臺,是家庭求救終端事件判定、事件處理、數據傳輸控制中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34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終端標識的識別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識別文檔代碼的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