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喹酞酮化合物、其制備方法及作為吸光材料的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101651.3 | 申請日: | 2017-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673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喬振安;王明華;王志飛;紀立軍;司云鳳;徐靜濤;鄭永華;薛曉花;趙東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視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15/20 | 分類號: | C07D215/20;C08F120/14;C08F116/04;C08G18/38;C08K5/3437;C08K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劉茵 |
| 地址: | 211600 江蘇省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喹酞酮 化合物 制備 方法 作為 材料 應用 | ||
如式A所示的喹酞酮化合物、其制備方法及作為吸光材料的應用。制備方法包括:將鄰苯二甲酸酐和2?甲基?3?羥基喹啉按重量份1∶(3?5)加入到反應容器中,溶劑為1,3,5?三氯苯,緩慢升溫至150?200℃,并在該溫度下保持2?3小時進行縮合反應。該應用為將式A所示的喹酞酮化合物、核殼結構納米二氧化鈦和紫外線吸收劑分散于光學樹脂中形成防藍光樹脂材料。材料具有對不同波段藍光進行區(qū)分吸收的性能,使中、短波段有害藍光保持低透過率,長波段有益藍光和其它波段可見光保持高透過率,有利于保護視力,較好地解決了紫外光和藍光對人眼造成傷害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光吸收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在220-470nm光譜區(qū)具有特定吸收波長的光吸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紫外線會傷害人的眼睛,但很多人不知道可見光中的藍光也會對眼睛造成傷害。藍光作為可見光的一部分,具有極高的能量,波長范圍在400~500nm之間,隨著電腦、手機,ipad等電子產(chǎn)品的廣泛普及,以藍光為主體的非自然光將會對人眼產(chǎn)生不可逆的傷害,造成人眼干澀、疲勞、流淚、近視加速、黃斑區(qū)疾病等問題。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2009年底發(fā)布橙色預警:藍光對人類的潛在隱形威脅將遠遠超過蘇丹紅,三聚氰胺,SARS等的破壞性,每年至少有30000人因為藍光的輻射而失明。已有的防紫外線光學材料是在光學樹脂中添加紫外吸收劑,這些材料通常能有效吸收紫光和紫外線,但不能過濾有害藍光,即當人們在日光照射時(明的環(huán)境)可阻隔紫外光的傷害;而當回到室內(nèi)(暗的環(huán)境)時不能阻隔一定量的藍光;另外,人眼對400-440nm范圍藍光的視物和辨色不敏感,且該波段光波波長短、能量高,對眼睛傷害大,光學透鏡對這部分藍光應保持低透過率;440-470nm范圍為中波藍光,對人眼傷害相對較小,在確保視物畫面真實的情況下,對這部分藍光保持一定的透過率,470-500nm范圍為長波藍光,可以幫助瞳孔收縮,顯示物體的顏色,為有益藍光,對這部分藍光應保持高透過率。國外采用鍍膜工藝,對短、中、長藍色光譜區(qū)的防護不能區(qū)分,且總體藍光有效率只能達到17%,或者在阻隔藍光的同時,一并損失掉了其它波段部分可見光,導致可見光透過率低或顏色的失真。因此,需要開發(fā)可有效對不同波段藍光進行區(qū)分,使有害藍光保持低透過率,有益藍光和其它波段可見光保持高透過率的光學材料。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喹酞酮化合物,結構如式A所示,其可作為光學樹脂材料的防藍光添加劑,與其它紫外吸收劑協(xié)同作用,使光學樹脂的阻隔光譜范圍從紫外光譜區(qū)拓展到藍光光譜區(qū),且具有對不同波段藍光進行區(qū)分吸收的性能,使中、短波段有害藍光保持低透過率,長波段有益藍光和其它波段可見光保持高透過率,藍光總有效率達到53%,有利于保護視力,較好地解決了紫外光和藍光對人眼造成傷害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喹酞酮化合物,其結構如式A所示:
另一方面,本發(fā)明提供如上所述的喹酞酮化合物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鄰苯二甲酸酐和2-甲基-3-羥基喹啉按重量份1∶(3-5)加入到反應容器中,加入溶劑1,3,5-三氯苯,1,3,5-三氯苯加入量為2-甲基-3-羥基喹啉重量份的0.7-1.3倍,緩慢升溫至150-200℃,并在該溫度下保持2-3小時,進行縮合反應,反應結束后,將溫度降至室溫,過濾,固體物用乙醇清洗后干燥得到產(chǎn)物。
又一方面,本發(fā)明提供如上所述的化合物作為吸光材料的應用。
如上所述的應用,優(yōu)選地,所述應用為將式A所示的喹酞酮化合物作為吸光材料分散于光學樹脂中形成防藍光樹脂材料。
如上所述的應用,優(yōu)選地,所述應用為將式A所示的喹酞酮化合物、核殼結構納米二氧化鈦和紫外線吸收劑分散于光學樹脂單體中形成防藍光樹脂單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視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蘇視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16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