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樓逃生共享緩降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00200.8 | 申請日: | 2017-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266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5 |
| 發明(設計)人: | 唐泉涌;唐志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泉涌;唐志鵬 |
| 主分類號: | A62B1/14 | 分類號: | A62B1/14;A62B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湖北省孝感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樓 逃生 共享 緩降器 | ||
1.整套裝置的設計理念,包括:逃生箱(TS)、鋼絲繩(GS)、立柱(LZ)、固定把手(GB)、立柱轉動把手(ZB)、鉛錘(QC)、保險銷(BX)、緩降控制器(HJ)的配套工程設計理念。
2.整套緩降控制器(HJ)的設計理念;緩降控制器(HJ)的組裝部件包括上托架(ST)和下托架(XT),上托架(ST)由:對稱的兩側邊框a(a1)、鎖眼(SY)、固定桿a(a2)、固定桿b(a3)、偏心制動輪(a4)、偏心制動輪(a4)兩端各設有制動槽(b22),調速手柄(a5)、拉簧(a6)、調節撥片(a7)、手柄聯動支板(a8)、活動板(a9)、緩降控制器(HJ)的尾端把手(a10);
下托架(XT)由:主動輪(b2)、鋼絲繩導引槽(b3)、對稱的兩側邊框b(b1)、固定桿c(b4)、固定桿d(b5)、半圓形掛環(b6)、固定鎖體套件等組成,位于下托架(XT)前端的固定鎖體套件由:鎖舌(c1)、鎖體(c2)、壓簧(c3)、鎖體撥桿(c4)組成;兩側邊框b(b1)末端有導向卡槽(b7)。
3.緩降控制器(HJ)的構造和工作原理:主動輪(b2)上方的中間有U形槽(b21)可將鋼絲繩(GS)嵌入主動輪(b2)的中心,埋于其中;主動輪(b2)上的兩端各開有3道梯形制動槽(b22)和正中的1個與鋼絲繩直徑向吻合的U形槽(b21),在主動輪(b2)的兩旁前后各設有與制動槽(b22)相對應咬合的偏心制動輪(a4),偏心制動輪(a4)在拉簧(a6)的作用下,可將主動輪(b2)連同鋼絲繩(GS)一起抱死制動,使緩降控制器(HJ)處于靜止狀態,用戶利用自身重量產生的重力徐徐下滑,用戶可根據自身重量和心理承受能力調節下滑速度,最大下滑速度不會超過1.5米/秒,下拉調速手柄()可將緩降控制器(HJ)從靜止狀態達到下滑最佳狀態,松手又可中途緊急制動。
4.調速手柄(a5)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制動狀態:在偏心制動輪(a4)的兩端,都設有調節撥片(a7),每個調節撥片(a7)的上、下兩端都設有圓孔,上端圓孔是與活動板(a9)連接的連接孔(a61),下端圓孔是拉簧孔(a62),在拉簧(a6)的作用下,兩端的調節撥片(a7)會相互接近,并同時帶動偏心制動輪(a4),使其和主動輪(b2)的上的所有梯形制動槽(b22)處于咬合狀態起到制動作用;下滑狀態:向下拉動調速手柄(a5),在手柄聯動支板(a8)的作用下,壓動調節撥片(a7)上端的2片活動板(a9)的中心,重力向下壓使其帶動兩端的調節撥片(a7)上揚相互接近,調節撥片(a7)上揚同時帶動偏心制動輪(a4)轉動,這樣就和主動輪(b2)的上的所有梯形制動槽(b22)處于脫離狀態起到緩降控制器(HJ)下滑作用;反之,如松開調速手柄(a5),在調節撥片(a7)下端的拉簧(a6)作用下,偏心制動輪(a4)和主動輪(b2)又會相互自動咬合,緩降控制器(HJ)處于靜止狀態。
5.逃生箱(TS)側面的搖動把手(YB),就可將鋼絲繩(GS)絞回完全回攏至逃生箱(TS)內,最后將保險銷(BX)插入鉛錘(QC)的孔內,以備下次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泉涌;唐志鵬,未經唐泉涌;唐志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020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神經刺激系統
- 下一篇:一種內置風扇的仿生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