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沙區野生經濟植物沙米的大田種植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97801.8 | 申請日: | 2017-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274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1 |
| 發明(設計)人: | 馬全林;魏林源;張德魁;陳芳;樊寶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 地址: | 73300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野生 經濟 植物 大田 種植 技術 | ||
1.一種沙區野生經濟植物沙米的大田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對沙米種子進行篩選,以去除雜物;
步驟二、選擇沙性土地,在播種前一周對該沙性土地依次進行除草、整平以及充分灌溉作業,在充分灌溉后的沙性土地晾曬至少兩天后,將其耙耱平整,以待播種;
步驟三、對步驟一篩選后的沙米種子進行預處理,將預處理后的沙米種子與干沙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勻,并在每年的5月中上旬采用條播法將摻雜了干沙土的沙米種子播種到步驟二中耙耱平整后的沙性土地中;
步驟四、在沙米的生產過程中進行多次田間除草以及分別在沙米的幼苗期、顯序期、開花期和結實期進行灌溉;以及
步驟五、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中上旬,在霜降后沙米植株的莖葉干枯后對其進行收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區野生經濟植物沙米的大田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對步驟一篩選后的沙米種子進行預處理的具體步驟為:
S1、將篩選后的沙米種子用清水沖洗2~4次,以除去雜質;
S2、將清水沖洗后的沙米種子置于5%的次氯酸鈉溶液中浸泡5~10min,然后用清水進行沖洗;
S3、將S2處理后的沙米種子置于2000mg/L的GA3中浸泡24h,該浸泡過程在黑暗的條件下進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區野生經濟植物沙米的大田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將預處理后的沙米種子與干沙土按照重量比為1:2的比例混勻,對待播種的沙性土地進行開條溝作業,條溝的深度為1~2cm,相鄰兩條條溝之間的間距為40~50cm,將摻雜了干沙土的沙米種子按照0.5~1.0kg/畝的播種量播種在條溝中,然后用沙土覆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區野生經濟植物沙米的大田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在播種后的15~20天,當沙米苗的高度為2~3cm時,進行第一次田間除草作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區野生經濟植物沙米的大田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沙米的幼苗期、顯序期、開花期和結實期的灌水量為30~40m3。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區野生經濟植物沙米的大田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施肥,具體為:
在對沙性土地進行耙耱平整時施入400-500kg/畝的腐熟有機肥以及4-5kg/畝的磷酸二銨,并在沙米的營養生長期施加5-10kg/畝的復合肥以及2-3kg/畝的尿素。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區野生經濟植物沙米的大田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的收獲過程為:
使用鐵鍬從沙米植株的根莖處鏟斷,晾曬后進行敲打或者碾壓,分離沙米種子和莖葉,沙米種子晾干后置于干燥的環境下保存,莖葉作為飼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甘肅省治沙研究所,未經甘肅省治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9780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油性黑豆的種植技術
- 下一篇:一種洋蔥的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