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攜式光伏組件V-I測試儀及光伏組件測試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96569.6 | 申請日: | 2017-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030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杰;于友;劉世偉;石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辰宇稀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50/10 | 分類號: | H02S50/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張亮 |
| 地址: | 272000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式 組件 測試儀 測試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便攜式光伏組件V?I測試儀及光伏組件測試系統,包括:主機;主機包括:電源單元和控制單元;AD采集模塊用于測量光伏組件的電壓和電流,并將測量電壓和電流值傳輸至單片機;單片機將接收的數據信息進行篩查,處理,對采集的光伏組件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及存儲,并將采集的光伏組件數據與對應的閾值對比分析后,輸出至顯示模塊進行顯示。便攜式光伏組件V?I測試儀對大功率光伏組件輸入電壓進行分壓計算,測量范圍大,既能在安全測量范圍內使用,又能提高測量精度;電路原理設計精煉,元器件布局合理,整機體積大大減小,攜帶方便。主機附帶紅外測溫儀,可輔助主機進行溫度修正,提高測量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伏組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光伏組件V-I測試儀及測試系統。
背景技術
能源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隨著人類工業文明的日趨發展,電力的需求量也隨之增長,能源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注。當前,全球能源以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為主體。其中,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大量消耗終將枯竭,并且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伴隨著大量污染物的排放,破壞全球生態環境。隨著化石能源的大量開采與利用,人類面對的能源危機問題日趨嚴重。因此,目前能源發展戰略的首要任務是調整能源現有結構,尋求一種新的可再生潔凈能源來替代越來越緊缺的礦物能源。
目前,太陽能是一種利用形式。其中光伏組件是暴露在太陽光下面就會產生直流電的發電裝置,它由近似全部都是以半導體物料制成的固體光伏電池構成。對于光伏組件輸出特性現場測試方面,傳統的光伏伏安特性測試方法為可變功率電阻器現場測試方法。將可變功率電阻器作為光伏組件輸出的負載,不停的手動調節電阻器的阻值,在此過程中通過電流表和電壓表不斷檢測電路的電流和電壓。此測試方法控制繁瑣,采樣點有限,采樣時間較長,考慮到采集過程中外界環境的變化,采樣點的誤差比較大。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便攜式光伏組件V-I測試儀,包括:主機;主機包括:電源單元和控制單元;控制單元包括:單片機、AD采集模塊、顯示模塊;電源單元包括:供電模塊、充電模塊以及用于給測試儀內部元件供電的供電電池;
供電模塊、充電模塊分別與供電電池電連接,供電模塊與供電電池的供電端連接,供電模塊用于對供電電池的供電電壓進行變壓穩壓;充電模塊與供電電池的充電端連接,充電模塊用于對供電電池的充電電壓進行穩壓;
顯示模塊和AD采集模塊分別與單片機連接,AD采集模塊用于測量光伏組件的電壓和電流,并將測量電壓和電流值傳輸至單片機;
單片機用于接收AD采集模塊采集的數據信息,將接收的數據信息進行篩查,處理,對采集的光伏組件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及存儲,并將采集的光伏組件數據與對應的閾值對比分析后,輸出至顯示模塊進行顯示。
優選地,還包括:從機;
主機還包括:主機數據通信模塊;
從機包括:從機數據通信模塊,從機處理器,從機儲存模塊;
從機數據通信模塊與主機數據通信模塊通信連接,用于使主機與從機進行數據交互;
從機儲存模塊用于儲存太陽能光伏組件的各項標準參數,標準參數包括:光照強度,溫度數據,電流數據,電壓數據;
從機處理器用于通過從機數據通信模塊與主機數據通信模塊通信連接,向主機發送太陽能光伏組件的各項標準參數,供主機對采集的光伏組件數據進行分析、統計。
優選地,控制單元還包括:測試電路;
測試電路包括:電阻R20,電阻R21,電阻R22,電阻R23,電阻R24,開關端一,開關端二,開關端三,開關端四,開關端五,接入端一,接入端二,接入端三,接入端四,電流互感器,電容C11,常開繼電器K1,常開繼電器K2,常開繼電器K3,輸出端一,輸出端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辰宇稀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辰宇稀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9656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