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提高有機廢氣處理效率的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91351.1 | 申請日: | 2017-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026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徐亞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亞軍 |
| 主分類號: | B01D53/75 | 分類號: | B01D53/75;B01D53/86;B01D53/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松江***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提高 有機 廢氣 處理 效率 技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有機廢氣治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提高有機廢氣處理效率的技術。
背景技術
VOC是揮發性有機氣體的總稱,含苯、甲醛等數百種危害氣體,其中數十種為致癌物或致突變物,有些長期接觸導致白血病、流產、胎兒畸形和生長發育遲緩等,在空氣中與光作用,形成其它顆粒進一步污染環境。
我國也非常重視VOC的治理,相關國家法規及地方標準已陸續出臺,如國務院2013.9.10下發的國發[2013]37號文件;天津市于2014.8.1出臺的DB12/524-2014《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標準》;河北省于2016.2.24出臺的DB13/2022-2016《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標準》等。各地方細則也相繼出臺,如河南鄭州、河北秦皇島等城市。我國雖然急于大力治理VOC,但VOC治理的技術卻不成熟,特別是對于大風量的VOC治理難度和成本依然很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提高有機廢氣處理效率的技術,通過預先吸附在活性催化載體上的VOC分子,將前段處理工藝中產生的臭氧與氣體中的VOC氣體分子反應充分的氧化反應,生成CO2和H2O并釋放出來。而活性催化載體中的原本吸附VOC氣體分子的空間則被釋放,繼續吸附從前段處理工藝中剩余的VOC氣體分子。被活性催化載體吸附的VOC氣體分子又被前段處理工藝中產生的臭氧氧化,成CO2和H2O并釋放出來。如此循環,充分利用工藝中殘留及多余的臭氧分子,從而達到以最經濟的手段,處理大量的VOC氣體分子,同時消除工藝中殘留及多余的臭氧分子,從而提高系統VOC處理效率并消除殘余臭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提高有機廢氣處理效率的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種新型提高有機廢氣處理效率的技術,由VOC處理系統、活性催化系統、電控系統組成。圖中風機是系統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設備,但只為系統提供氣體流動的動力,不是本發明的部件。
其中:
VOC處理系統是以電能通過技術手段來產生O3和(或)OH-自由基等分子或離子來處理VOC的處理設備,如采用等離子體技術的處理設備、采用UV催化技術的處理設備、采用微波催化技術的處理設備等設備,本發明為敘述方便采用微波催化技術的處理設備,但不代表本發明采用的處理設備僅限于采用微波催化技術的處理設備。該微波催化技術的設備以電能產生微波,再以微波產能紫外光,紫外光產生O3分子,與氣體中的VOC發生反應,分解VOC成為CO2和HO2分子,從而達到處理VOC,凈化空氣的目的。
活性催化系統一個或多個活性催化系統箱連接起來組成的系統,本發明為敘述方便采用兩個活性催化箱來說明,但不代表本發明采用的活性催化箱僅限于兩個。活性催化箱是裝有活性催化載體的金屬箱,由外殼、催化吸附載體、傳感器構成,如圖2。其中,開口1、2分別為氣體的入口和出口,f為空間填充物,外殼及隔板(a、b、c、d、e)由耐O3的不銹鋼或其它材質制作,外形可以是方形、圓形或其它形狀;催化吸附載體(G、H)是對VOC氣體分子有吸附作用而對其他氣體分子無吸附作用的的材料(如活性炭、、沸石、分子篩等)、對O3氧化VOC有催化作用的催化劑(如錳系材料,如MnO2等)和載體(如陶瓷、纖維等)復合而成(催化吸附載體的制備不是本專利的內容,在此不做說明,相關說明見本發明的發明人的關于“一種用于VOC治理的活性催化的新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外殼、隔板、催化吸附載體把活性催化箱分成兩個獨立空間ABE及CDF,氣體只有可以通過催化吸附載體穿過兩個空間,其它部分均密封,氣體無法通過。其中,第一個(首個)活性催化箱的內置活性催化載體的VOC吸附狀態是處于飽和或基本飽和狀態,第二個(最后一個)活性催化箱的內置活性催化載體的VOC吸附狀態是處于稍有吸附狀態;活性催化箱內置活性催化載體可以是板式、筒式或床式等。本發明為敘述方便采用床式載體,但不代表本發明采用的處理設備僅限于采用床式載體;圖示位置K為判斷催化吸附載體吸附飽和度的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亞軍,未經徐亞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913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