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SPC與二自由度IMC的TITO?NDCS未知網絡時延補償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91231.1 | 申請日: | 2017-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508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明(設計)人: | 杜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3/04 | 分類號: | 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70228 海南***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pc 自由度 imc tito ndcs 未知 網絡 補償 方法 | ||
1.一種SPC與二自由度IMC的TITO-NDCS未知網絡時延補償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對于閉環控制回路1:
(1).當傳感器S1節點被周期為h1的采樣信號觸發時,將采用方式A進行工作;
(2).當控制解耦器CD1節點被反饋信號y1b(s)或者被交叉解耦網絡通路單元的輸出信號yp12(s)觸發時,將采用方式B進行工作;
(3).當執行器A1節點被控制解耦信號u1p(s)觸發時,將采用方式C進行工作;
對于閉環控制回路2:
(4).當傳感器S2節點被周期為h2的采樣信號觸發時,將采用方式D進行工作;
(5).當控制解耦器CD2節點被反饋信號y2b(s)或者被交叉解耦網絡通路單元的輸出信號yp21(s)觸發時,將采用方式E進行工作;
(6).當執行器A2節點被控制解耦信號u2p(s)觸發時,將采用方式F進行工作;
方式A的步驟包括:
A1:傳感器S1節點工作于時間驅動方式,其觸發信號為周期h1的采樣信號;
A2:傳感器S1節點被觸發后,對被控對象G11(s)的輸出信號y11(s)和被控對象交叉通道傳遞函數G12(s)的輸出信號y12(s),以及執行器A1節點的輸出信號y11mb(s)和y12mb(s)進行采樣,并計算出閉環控制回路1的系統輸出信號y1(s)和反饋信號y1b(s),且y1(s)=y11(s)+y12(s)和y1b(s)=y1(s)-y11mb(s)-y12mb(s);
A3:傳感器S1節點將反饋信號y1b(s),通過閉環控制回路1的反饋網絡通路向控制解耦器CD1節點傳輸,反饋信號y1b(s)將經歷網絡傳輸時延τ2后,才能到達控制解耦器CD1節點;
方式B的步驟包括:
B1:控制解耦器CD1節點工作于事件驅動方式,被反饋信號y1b(s)或者被交叉解耦網絡通路單元的輸出信號yp12(s)所觸發;
B2:在控制解耦器CD1節點中,將閉環控制回路1的系統給定信號x1(s),減去反饋信號y1b(s)和被控對象交叉通道傳遞函數預估模型G12m(s)的輸出值y12ma(s)以及減去被控對象預估模型G11m(s)的輸出值y11ma(s),得到系統偏差信號e1(s),即e1(s)=x1(s)-y1b(s)-y12ma(s)-y11ma(s);
B3:對e1(s)實施控制算法C1(s),得到控制信號u1(s);
B4:將控制信號u1(s),減去來自于控制解耦器CD2節點通過解耦通道傳遞函數P12(s)和網絡通路單元傳輸過來的信號yp12(s),得到控制解耦信號u1p(s),即u1p(s)=u1(s)-yp12(s);將u1p(s)作用于被控對象預估模型G11m(s)得到其輸出值y11ma(s);
B5:將yp12(s)作用于傳遞函數1/P12(s)得到其輸出值u2pm(s),將u2pm(s)作用于被控對象交叉通道傳遞函數預估模型G12m(s)得到其輸出值y12ma(s);
B6:將u1p(s)作用于解耦通道傳遞函數P21(s),并將P21(s)的輸出信號yp21(s)通過網絡通路單元向控制解耦器CD2節點傳輸,yp21(s)將經歷網絡傳輸時延τ21后,才能到達控制解耦器CD2節點;
B7:將控制解耦信號u1p(s),通過閉環控制回路1的前向網絡通路單元向執行器A1節點傳輸,u1p(s)將經歷網絡傳輸時延τ1后,才能到達執行器A1節點;
方式C的步驟包括:
C1:執行器A1節點工作于事件驅動方式,被控制解耦信號u1p(s)所觸發;
C2:將控制解耦信號u1p(s)作用于被控對象預估模型G11m(s)得到其輸出值y11mb(s);將來自于閉環控制回路2的前向網絡通路單元的控制解耦信號u2p(s)作用于被控對象交叉通道傳遞函數預估模型G12m(s)得到其輸出值y12mb(s);
C3:將控制解耦信號u1p(s)作用于被控對象G11(s)得到其輸出值y11(s);將控制解耦信號u1p(s)作用于被控對象交叉通道傳遞函數G21(s)得到其輸出值y21(s);從而實現對被控對象G11(s)和G21(s)的解耦與SPC,同時實現對未知網絡時延τ1和τ2的補償;
方式D的步驟包括:
D1:傳感器S2節點工作于時間驅動方式,其觸發信號為周期h2的采樣信號;
D2:傳感器S2節點被觸發后,對被控對象G22(s)的輸出信號y22(s)和被控對象交叉通道傳遞函數G21(s)的輸出信號y21(s),以及執行器A2節點的輸出信號y22mb(s)和y21mb(s)進行采樣,并計算出閉環控制回路2的系統輸出信號y2(s)和反饋信號y2b(s),且y2(s)=y22(s)+y21(s)和y2b(s)=y2(s)-y22mb(s)-y21mb(s);
D3:傳感器S2節點將反饋信號y2b(s),通過閉環控制回路2的反饋網絡通路向控制解耦器CD2節點傳輸,反饋信號y2b(s)將經歷網絡傳輸時延τ4后,才能到達控制解耦器CD2節點;
方式E的步驟包括:
E1:控制解耦器CD2節點工作于事件驅動方式,被反饋信號y2b(s)或者被交叉解耦網絡通路單元的輸出信號yp21(s)所觸發;
E2:在控制解耦器CD2節點中,將反饋信號y2b(s)與被控對象預估模型G22m(s)的輸出值y22ma(s)相減后,再與被控對象交叉通道傳遞函數預估模型G21m(s)的輸出y21ma(s)相加得到信號y2c(s),即y2c(s)=y2b(s)-y22ma(s)+y21ma(s);將y2c(s)作用于反饋濾波器F2(s)得到其輸出值yF2(s);將系統給定信號x2(s)減去反饋濾波器F2(s)的輸出信號yF2(s),得到系統偏差信號e2(s),即e2(s)=x2(s)-yF2(s);
E3:對e2(s)實施內模控制算法C2IMC(s),得到IMC信號u2(s);
E4:將IMC信號u2(s),減去來自于控制解耦器CD1節點通過解耦通道傳遞函數P21(s)和網絡通路單元傳輸過來的信號yp21(s),得到控制解耦信號u2p(s),即u2p(s)=u2(s)-yp21(s);
E5:將yp21(s)作用于被控對象預估模型G22m(s)得到其輸出值y22ma(s);將yp21(s)作用于傳遞函數1/P21(s)得到其輸出值u1pm(s),將u1pm(s)作用于被控對象交叉通道傳遞函數預估模型G21m(s)得到其輸出值y21ma(s);
E6:將u2p(s)作用于解耦通道傳遞函數P12(s),并將P12(s)的輸出信號yp12(s)通過網絡通路單元向控制解耦器CD1節點傳輸,yp12(s)將經歷網絡傳輸時延τ12后,才能到達控制解耦器CD1節點;
E7:將控制解耦信號u2p(s)通過閉環控制回路2的前向網絡通路單元向執行器A2節點傳輸,u2p(s)將經歷網絡傳輸時延τ3后,才能到達執行器A2節點;
方式F的步驟包括:
F1:執行器A2節點工作于事件驅動方式,被控制解耦信號u2p(s)所觸發;
F2:將控制解耦信號u2p(s)作用于被控對象預估模型G22m(s)得到其輸出值y22mb(s);將來自于閉環控制回路1的前向網絡通路單元的控制解耦信號u1p(s)作用于被控對象交叉通道傳遞函數預估模型G21m(s)得到其輸出值y21mb(s);
F3:將控制解耦信號u2p(s)作用于被控對象G22(s)得到其輸出值y22(s);將控制解耦信號u2p(s)作用于被控對象交叉通道傳遞函數G12(s)得到其輸出值y12(s);從而實現對被控對象G22(s)和G12(s)的解耦與二自由度IMC,同時實現對未知網絡時延τ3和τ4的補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南大學,未經海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9123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椅子扶手
- 下一篇:一種智能調溫型椅子扶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