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表沉陷監測點簡易監測樁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90468.8 | 申請日: | 2017-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31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亞濤;郭文兵;李柯;李雪峰;李新嶺;李超;王遵義;白二虎;婁高中;徐飛亞;譚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C5/00 | 分類號: | G01C5/00;G01C1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表 沉陷 監測 簡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礦山地表沉陷及地質災害監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地表沉陷監測點簡易監測樁。
背景技術
礦山地表沉陷監測是保障地面井架,絞車房和其他建筑物、構筑物等設施安全的重要措施,而礦山地表沉陷長期處于動態開挖擾動過程,如何做好長期、有效、準確的開展地表監測,是礦山企業急需解決的一項難題。
目前進行地表沉陷監測的方法很多,如大地觀測、儀表觀測、近景攝影測量等,按設備安裝采集方式可以分為兩類接觸式測量方法和非接觸式測量方法。
在接觸式測量方法中,通過埋設點,進行地表定點定期監測,為現今通用的監測手段,
傳統的埋設方法為用混凝土樁沒埋設,該方法制作周期較長,且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一種地表沉陷監測點簡易監測樁結構簡單,穩定性好,對與地表監測尤其是復雜地形,更為有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礦山地表沉陷簡易監測裝置,結構簡單,穩定性好,可替代傳統埋設混凝土樁工作,結構提高監測精度的礦山邊坡監測樁。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涉及一種地表沉陷監測點簡易監測樁,其特征在于:地表沉陷簡易監測樁的直桿主體為大部分埋設在地面下部,主要作用是與監測范圍內的松散層地表密切接觸,協同變形,在整個檢測過程中與附近地表無相對滑移,所述內孔與GNSS RTK或者水準儀等監測裝置的支架下部尖端恰好契合,固定不動,確保監測精度,所述的尖端為三棱錐形或者圓錐形,確保在埋設點時能夠按設計埋進地表。
本發明所述的直桿主體,主體長度根據埋設點處的地表土質情況可以在50mm至100mm之間。
本發明所述的內孔,為在直徑10至12mm的鋼筋(螺紋鋼)中心位置打一直徑為3mm,深5至7mm的圓孔。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地表沉陷監測點簡易監測樁其埋入地面的部分為尖端和直桿主體的下半部分,出露地表5cm,以便于定期的測量儀器的架設監測。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地表沉陷監測點簡易監測樁結構簡單,施工工作量小,穩定性好,使用該監測樁可使監測設備在整個監測過程中固定不動,確保監測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地表沉陷監測點簡易監測樁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地表沉陷監測點簡易監測樁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涉及一種地表沉陷監測點簡易監測樁,其特征在于:地表沉陷簡易監測樁的直桿主體為大部分埋設在地面下部,主要作用是與監測范圍內的松散層地表密切接觸,協同變形,在整個檢測過程中與附近地表無相對滑移,所述內孔與GNSS RTK或者水準儀等監測裝置的支架下部尖端恰好契合,固定不動,確保監測精度,所述的尖端為三棱錐形或者圓錐形,確保在埋設點時能夠按設計埋進地表。
加工埋設監測樁的具體方法是:
本發明涉及一種地表沉陷監測點簡易監測樁根據布設點的地表情況,選擇加工簡易樁的長度和尖端鋒利程度,長度在50cm至100cm之間,特別松散地段如水庫的底部淤泥處,可以考慮120cm,并用螺紋鋼。
本發明涉及一種地表沉陷監測點簡易監測樁上部中心位置,鉆出一個直徑3mm,深5至7mm的圓孔。以便于監測設備的架設,同時保證精度的要求。
本發明涉及一種地表沉陷監測點簡易監測樁尖端用車床加工成圓錐形,也可以為用切割機切割的三棱錐形,尖端根據地表情況一般加工成尖角為30的三棱錐或圓錐。
把加工好的地表沉陷監測點簡易監測樁,用鐵錘在設計位置進行砸點埋設。
考慮在加工和埋設過程中的材料損壞,建議加工個數是設計個數的1.2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理工大學,未經河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9046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