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磨痂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90042.2 | 申請日: | 2017-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515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趙冉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冉 |
| 主分類號: | A61B17/00 | 分類號: | 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張勇 |
| 地址: | 250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磨痂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磨痂器,它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磨痂效率低、磨痂面積小的問題,具有磨痂效率高、磨痂效果好、磨削壓力可控的效果,其技術方案為:包括手柄、轉軸、殼體和磨削頭,所述的殼體的底部設有可拆卸的磨削頭,所述的磨削頭的上表面設有轉軸,所述的轉軸穿過殼體的頂部,所述的轉軸的上部設有手柄;所述的手柄內部設有電機,所述的電機通過聯軸器與轉軸連接;所述的殼體上設有出口I和出口II,所述的出口I和出口II分別連接負壓吸引裝置和水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磨痂器。
背景技術
燒傷創面處理是貫穿于整個燒傷治療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一般處理原則為保護創面,減少滲出;預防和控制創面感染,選用適當的創面外用抗菌劑;盡快地清除失去活力的組織,并立即用各種方法封閉創面;積極預防燒傷后期瘢痕攣縮畸形,爭取最大程度地恢復功能和外貌。
對于不同程度的燒傷,其創面處理方法是不同的。I度燒傷無需特殊處理;淺II度燒傷采用包扎療法;深II度創面感染,應及時去除痂皮,創面取半暴露或包扎,超過3周或預計在3周內不能自愈的深II度燒傷,應將創面壞死組織切除或消除,在新的基礎上植皮,以縮短愈合時間和獲得好的功能恢復;III度燒傷,面積較大的需要移植自體皮片才能消滅創面,傷后即取暴露療法,按計劃分期批地切除焦痂(壞死組織)、植皮。可以看出,燒傷達到深II度即需要對創面進行磨痂處理,因此,盡早、精確地去除燒傷創面的壞死組織是成功治療皮膚燒傷的關鍵問題。
現有技術中對燒傷創面的磨痂處理多采用人工操作磨痂器的方式,磨痂效率低、磨痂面積??;電動磨痂器在磨痂過程中產生的高熱對患者傷口會造成二次傷害,影響磨痂效果。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對于燒傷創面的磨痂問題,尚缺乏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動磨痂器,具有磨痂效率高、磨痂效果好、磨削壓力可控的特點。
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磨痂器,包括手柄、轉軸、殼體和磨削頭,所述的殼體的底部設有可拆卸的磨削頭,所述的磨削頭的上表面設有轉軸,所述的轉軸穿過殼體的頂部,所述的轉軸的上部設有手柄;所述的手柄內部設有電機,所述的電機通過聯軸器與轉軸連接;所述的殼體上設有出口I和出口II,所述的出口I和出口II分別連接負壓吸引裝置和水管。
進一步的,所述的殼體內設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的橫截面為同心圓環;所述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的頂部設有隔板。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由內到外依次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的隔板的內部設有四個通孔,所述的四個通孔的底部分別與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連通,所述的四個通孔的頂部分別設有連接頭I、連接頭II、連接頭III和連接頭IV。
進一步的,所述的出口I通過三通與連接管II和連接管IV連接,所述的連接管II與連接頭II連通,所述的連接管IV與連接頭IV連通;所述的出口II通過三通與連接管III和連接管I連接,所述的連接管III與連接頭III連通,所述的連接管I與連接頭I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的手柄內部為空腔,所述的轉軸與手柄之間設有軸承;所述的手柄為半橢球體或圓柱體,通過握住手柄控制磨削力和磨削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的殼體的中間位置設有圓柱形空腔,所述的轉軸穿過圓柱形空腔,所述的圓柱形空腔的直徑大于轉軸直徑;所述的轉軸與殼體的頂部之間為間隙配合,轉軸帶動磨削頭旋轉時殼體不會發生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冉,未經趙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9004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化驗科醫用手部體液采驗器
- 下一篇:一種手術器械的驅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