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添加含高腐殖質河道底泥的尾菜好氧腐殖化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089698.2 | 申請日: | 2017-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050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由才;戴世金;王燕;牛冬杰;柴曉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04;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趙志遠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添加 腐殖質 河道 尾菜好氧 腐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有機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添加含高腐殖質河道底泥的尾菜好氧腐殖化方法。
背景技術
尾菜是指新鮮蔬菜在采收、加工、運輸、售賣過程中遺棄的殘葉、殘幫以及凈菜加工處理時產生的葉、根、莖、果實和大量殘次蔬菜。與新鮮蔬菜一樣,尾菜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糖類、膳食纖維、有機酸和芳香物質。在很多城市,由于缺乏有效的回收和利用,存在著量大面廣、亂堆亂放、隨意處理等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因此,尾菜類農業(yè)有機廢棄物的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是環(huán)境治理的重要內容。
目前,尾菜的主要利用途徑是直接還田、生產沼氣、生產飼料和生產腐殖化這四種途徑。在大城市,由于尾菜數量的增多和農田的減少,直接還田已不足以完全消納該類廢棄物。而且,尾菜成分復雜,腐熟過程中極有可能會帶來病原菌的增長和富集,對農田產生不利的影響。生產沼氣是一條較好的資源化途徑,然而其工藝復雜,條件苛刻,且產生的廢水廢渣需要后續(xù)處理。針對一些干凈的尾菜進行飼料化操作往往需要無菌條件,難以大規(guī)模生產。不同于上述利用途徑,尾菜在腐殖化過程中可將有機物在高溫腐熟后轉變?yōu)榉柿希瑫r還能有效控制有害病原菌的傳播,是一條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
然而,傳統(tǒng)的腐殖化法存在升溫慢,高溫時期短、腐殖化時間長及腐熟不徹底等問題,已不能滿足日益發(fā)展的規(guī)模化生產需要。且尾菜中無機物的缺乏往往不利于一些降解性功能微生物的繁殖,導致部分有機物降解和利用不徹底。為了縮短時間和提高產品的肥效,一些物理、化學和生物手段常常被用來加快腐熟過程。
申請?zhí)枮?01510134696.1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利用蚯蚓處理蔬菜廢棄物制備有機肥的方法,其步驟包括:首先在通風及地勢平坦的空地上,將蔬菜廢棄物去除雜質后堆放成蔬菜廢棄物堆體;然后蔬菜廢棄物在其本身含有的微生物作用下自然發(fā)酵,定時翻堆,期間,堆肥溫度可達60-75℃。30-45天后,蔬菜廢棄物的含水率下降至40-60%;最后在得到的蔬菜廢棄物中接種赤子愛蚯蚓,在此期間保持蔬菜廢棄物的含水率為40-60%,直至蔬菜廢棄物腐熟為止,將蚯蚓從蔬菜廢棄物中分離即可。上述專利公開的技術方案主要是利用蚯蚓處理蔬菜廢棄物制備有機肥,提高了腐殖化產品中營養(yǎng)元素含量,減少肥料在使用中N、P元素的流失及其造成的潛在污染,但上述方法需要將蚯蚓從有機肥中分離,操作較為繁瑣。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高效快速,可有效加速腐殖化進程,提高腐殖化產品質量,實現尾菜資源化利用的添加含高腐殖質河道底泥的尾菜好氧腐殖化方法,用以解決傳統(tǒng)尾菜腐殖化時間長、腐熟不徹底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添加含高腐殖質河道底泥的尾菜好氧腐殖化方法,該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取河道底泥或湖泊底泥,加入淋洗劑,用以除去河道底泥或湖泊底泥中的重金屬,然后將淋洗后的河道底泥或湖泊底泥曬干至含水率<50%,制得干燥底泥;
步驟(2):分別測定干燥底泥和尾菜的總有機碳、總有機氮及C/N比,然后將干燥底泥及尾菜與保氮劑混合均勻,破碎,制得混合堆料;
步驟(3):將混合堆料裝入腐殖倉中,采用強制通風方式進行好氧腐殖化,每隔5-8天翻堆一次,并測定發(fā)酵過程中總有機碳、總有機氮和總腐殖酸的含量,待各成分含量值穩(wěn)定時,即可。
步驟(1)所述的河道底泥或湖泊底泥與淋洗劑的體積比為1:1-2。
所述的淋洗劑包括表面活性劑、有機酸或高分子螯合劑中的一種或幾種。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淋洗劑選自市售的鼠李糖脂溶液或檸檬酸溶液。
所述的河道底泥或湖泊底泥為取自干凈河道或干凈湖泊底部的含腐殖質的灰黑色泥質。
步驟(2)所述的干燥底泥與尾菜的質量比為1:4-10。
步驟(2)所述的保氮劑占干燥底泥與尾菜總質量的0.5-1%。
所述的保氮劑包括酸性蒙脫石、過磷酸鈣或氫氧化鎂中的一種或幾種。
步驟(2)所述的混合堆料的粒徑<10μm,含水率為60-70%。
所述的混合堆料的C/N比為25-35:1。
步驟(3)所述的強制通風方式為:設置風機間歇通風頻率為0.5~2.0min開/9.5~8.0min關,對應實際通風流量為0.8~3.2L/min。
本發(fā)明方法中步驟(3)還可以采用靜態(tài)腐殖化的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8969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適合兒童使用的礦泉水瓶
- 下一篇:一種應用于生漆收割的便攜式收漆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