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調負載線性彈簧儲能上肢外骨骼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87259.8 | 申請日: | 2017-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9132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6 |
| 發明(設計)人: | 朱延河;張國安;李洪武;趙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9/00 | 分類號: | B25J9/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遲芳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調 負載 線性 彈簧 上肢 骨骼 | ||
1.一種可調負載線性彈簧儲能上肢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外骨骼包括大臂
(A)、小臂(B)、手部(C)、肘部轉軸(D)和手部轉軸(E),大臂(A)與小臂(B)的結構相同,大臂(A)包括前關節(3)、大臂上部連桿(4)、重力平衡彈簧(5)、第一鋼絲繩(6)、第二鋼絲繩(7)、反向力彈簧(8)、大臂下部連桿(9)、電機(10)、減速器(11)、滑軌(13)、絲杠螺母(14)、后關節(15)、絲杠(16)、重力平衡彈簧固定座(17)、反向力彈簧固定座(20)、第一凸輪(21)、第二凸輪(22)、兩個上轉軸(1)、兩個下轉軸(2)、兩個絲杠軸承座(19)和四個軸承(12),兩個上轉軸(1)與兩個下轉軸(2)呈矩形布置,前關節(3)與左側的上轉軸(1)和下轉軸(2)通過軸承(12)鉸接,后關節(15)與右側的上轉軸(1)和下轉軸(2)通過軸承(12)鉸接,大臂上部連桿(4)與大臂下部連桿(9)上下設置,大臂上部連桿(4)的左端與前關節(3)上的上轉軸(1)鉸接,大臂上部連桿(4)的右端與后關節(15)上的上轉軸(1)鉸接,大臂下部連桿(9)的左端與前關節(3)上的下轉軸(2)鉸接,大臂下部連桿(9)的右端與后關節(15)上的下轉軸(2)鉸接,大臂上部連桿(4)、大臂下部連桿(9)、前關節(3)和后關節(15)構成平行四邊形連桿結構,重力平衡彈簧固定座(17)固定在大臂上部連桿(4)的內側壁上,重力平衡彈簧(5)的一端與重力平衡彈簧固定座(17)固定,重力平衡彈簧(5)的另一端與第一鋼絲繩(6)連接,第一鋼絲繩(6)繞過后關節(15)上的上轉軸(1)連接到絲杠螺母(14)上,反向力彈簧固定座(20)固定在大臂下部連桿(9)的內側壁上,反向力彈簧(8)的一端與反向力彈簧固定座(20)固定,反向力彈簧(8)的另一端與第二鋼絲繩(7)連接,第二鋼絲繩(7)繞過第一凸輪(21)和第二凸輪(22)后連接到絲杠螺母(14)上,第一凸輪(21)和第二凸輪(22)均與前關節(3)上的下轉軸(2)鉸接,絲杠螺母(14)與絲杠(16)螺紋連接,絲杠(16)通過減速器(11)與電機(10)連接,絲杠螺母(14)與滑軌(13)滑動連接,滑軌(13)連接到大臂下部連桿(9)上,兩個絲杠軸承座(19)支撐在絲杠(16)的兩端,絲杠軸承座(19)連接到大臂下部連桿(9)上,大臂(A)和小臂(B)依次布置,大臂(A)上的后關節(15)與小臂(B)上的前關節(3)通過肘部轉軸(D)鉸接,小臂(B)上的后關節(15)通過手部轉軸(E)與手部(C)前關節(3)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負載線性彈簧儲能上肢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輪(21)和第二凸輪(22)的結構形狀、大小尺寸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可調負載線性彈簧儲能上肢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平衡彈簧固定座(17)和反向力彈簧固定座(20)均為直角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可調負載線性彈簧儲能上肢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外骨骼還包括滾輪(18),滾輪(18)套裝在后關節(15)上的上轉軸(1)上,且第一鋼絲繩(6)繞過滾輪(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8725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巡視機器人
- 下一篇:一種含5R耦合支鏈的連桿單元及基于該單元的可展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