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路面排水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86651.0 | 申請日: | 2017-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822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辛國臣;賀杰梅;樊宇璇;辛國政;朱秀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辛國臣 |
| 主分類號: | E01C11/22 | 分類號: | E01C11/22;E03F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專永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方挺;黃謙 |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西城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路面 排水系統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路面排水系統,包括:第一行駛方向的第一車道單元和第二行駛方向的第二車道單元,所述第二行駛方向與所述第一行駛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車道單元和所述第二車道單元形成洼地結構;布置在所述第一車道單元和所述第二車道單元之間的交界處的降水排泄裝置,所述降水排泄裝置基本位于所述洼地結構的最深處。本發明實施例能夠減小路面的降水排泄的過程中對乘客以及行人的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道路鋪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路面排水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為了方便車輛通行,傳統的道路的排水設計通常會設計為中部高,兩側低的凸形結構,并在道路的兩側設置排水口,這樣一來,在遇到降水時,路面上的水體可以向道路兩側的排水口排放,避免路面積水,影響行車道上的車輛通行的問題。
在實現本申請過程中,發明人發現傳統的道路的排水設計至少存在如下場景的問題:
場景一,影響選擇非機動車以及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的人的出行。傳統道路的凸形結構設計會使得路面降水(雨水或冰雪融水)從道路中間向道路兩側匯集,使得道路兩側成為整個路面上雨水最深的地方,而給選擇綠色出行的非機動車和行人規劃的通行路線恰恰都在道路的兩側,且非機動車和行人相比機動車來說,抵御降水影響的能力非常弱,受降水的影響也比機動車受到的影響更大(例如:機動車在行駛時,容易將地面上的水濺向行人或非機動車輛,對選擇選擇步行和非機動車輛等綠色出行方式的人造成傷害)。并且將大氣降水向綠色出行的非機動車和行人的通行路線上匯集,不利于鼓勵大家選擇步行或非機動車輛等綠色出行方式出行,不利用提倡節能減排、鼓勵綠色出行。
場景二,影響選擇公共交通方式或者汽車出行的乘客的出行。無論選擇公交車還是汽車出行,乘客都需要在道路兩側上下車,而傳統的道路的排水設計使得道路兩側是降水匯集的地方,因此,給乘客帶來了不便,影響了出行體驗(例如:公交車等交通工具在向車站進站停靠的時候容易將路面上的降水濺向等待車輛的乘客,對等待上車的乘客造成一定的危害;或者有時因路面積水,公交車不能停車到位,站臺與車輛之間可能還會有較大的距離,乘客上下車輛可能都需要跨越一定的路面積水,不利于乘客上下車輛,影響乘客的出行體驗)。
場景三,道路排水口容易發生堵塞。現在,大多數道路兩側都會種植有綠化帶(栽種一些樹木或花草),由于道路的排水口設置在道路的兩側,因此,綠化帶中的植物的落葉和枯枝容易進入排水口及排水系統,影響排水系統的排水效果,影響路面通行,甚至會堵塞排水系統,危及城市的排水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路面排水系統,用以解決傳統的道路的排水設計在排水的過程中對于非機動車及行人產生的不利影響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路面排水系統,包括:
第一行駛方向的第一車道單元和第二行駛方向的第二車道單元,所述第二行駛方向與所述第一行駛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車道單元和所述第二車道單元形成洼地結構;
布置在所述第一車道單元和所述第二車道單元之間的交界處的降水排泄裝置,所述降水排泄裝置基本位于所述洼地結構的最深處。
優選的,所述系統還包括:
緊鄰所述第一車道單元的第一人行單元,以形成所述第一人行單元、所述第一車道單元、所述第二車道單元三者順序連接的路面結構,所述第一人行單元相對于水平面形成夾角,所述夾角設置成:使得所述第一人行單元和所述第一車道單元共同形成用于所述降水排泄裝置的引流斜坡。
優選的,所述系統還包括:
緊鄰所述第一車道單元的第一人行單元,以形成第一人行單元、第一車道單元、第二車道單元三者順序連接的路面結構;和
用于所述第一人行單元的附加降水排泄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辛國臣,未經辛國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866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