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神經網絡計算核信息處理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85547.X | 申請日: | 2017-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712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裴京;吳臻志;施路平;鄧磊;李國齊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N3/063 | 分類號: | G06N3/0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進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王程 |
| 地址: | 10008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神經網絡 計算 信息處理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神經網絡計算核信息處理方法和系統,所述方法包括:確定前端計算核復用組,所述前端計算核復用組包括至少兩個前端計算核;根據所述前端計算核復用組,配置當前計算核的復用規則,所述復用規則為將運算步劃分為至少兩個運算周期,且所述運算周期的數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前端計算核的數量,將所述前端計算核復用組中的各前端計算核元分別與所述運算周期一一對應;根據所述復用規則,在當前運算步,分別接收各所述前端計算核輸出的神經元信息。本發明使當前計算核在當前運算步的時長內,能夠接收更多的前端計算核發送的信息,提高了計算核信息接收的能力,從而提高整個神經網絡的信息處理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神經網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神經網絡計算核信息處理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神經形態工程由Carver Mead在1990年提出,意在用大規模集成電路來模擬生物神經系統架構,構建神經形態計算系統。早期的神經形態計算系統一般通過模擬電路實現,但近些年來數字電路和數模混合電路也越來越多的被神經形態工程所使用。目前,神經形態工程與神經形態電路是國際上新興的研究熱點之一。傳統的神經形態計算平臺,旨在通過模擬電路仿真大腦神經元模型和離子通道活動,使用數字電路與片上存儲構建連接和路由,從而能十分方便更改神經元連接圖譜。。
傳統的神經網絡中,采用計算核的方式完成大規模的信息處理任務,其中,計算核內神經元的軸突最多通過突觸連接到256個神經元。在承載神經網絡運算時,這限制了神經網絡每一層的輸出都不能大于256,即下一層的神經元數不能超過256,且,一個計算核所能夠處理的前端計算核的數量也是有限的,即在傳統的神經網絡中,計算核之間的連接限制,極大的限制了神經網絡的信息處理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神經網絡計算核信息處理方法和系統,可以擴展神經網絡的信息處理能力。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確定前端計算核復用組,所述前端計算核復用組包括至少兩個前端計算核;
根據所述前端計算核復用組,配置當前計算核的復用規則,所述復用規則為將運算步劃分為至少兩個運算周期,且所述運算周期的數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前端計算核的數量,將所述前端計算核復用組中的各前端計算核元分別與所述運算周期一一對應;
根據所述復用規則,在當前運算步,分別接收各所述前端計算核輸出的神經元信息。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將運算步劃分為至少兩個運算周期,包括:
將運算步等間隔劃分為至少兩個運算周期。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配置當前計算核內各神經元的復用規則,包括:
分別配置當前計算核內各神經元的樹突和胞體的復用規則。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前端計算核輸出的神經元信息,包括:
前端計算核持續輸出的人工神經元信息。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確定前端計算核復用組的步驟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確定當前計算核的信息處理模式為復用模式,所述信息處理模式還包括非復用模式。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通過設置前端計算核復用組,使得當前計算核按照設定好的復用規則,在當前運算步的各運算周期,分別接收不同的前端計算核發送的神經元信息,以使當前計算核在當前運算步的時長內,能夠接收更多的前端計算核發送的信息,提高了計算核信息接收的能力,從而提高整個神經網絡的信息處理能力。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通過將運算步等間隔劃分為運算周期的方法,使得當前計算核可以按照設定好的時間間隔接收不同的前端計算核發送的神經元信息,而不用再去對運算周期進行時長的計量,實現方式更加簡單可靠,提高了神經網絡的信息處理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8554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神經元信息發送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基于深度學習的初至拾取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