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消化道內鏡檢查高風險患者識別提醒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84413.6 | 申請日: | 2017-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87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為;智發朝;徐愛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愛蕾 |
| 主分類號: | A61B90/98 | 分類號: | A61B90/9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1002 湖南省衡陽市珠***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化道 檢查 風險 患者 識別 提醒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自動控制技術在腔鏡診斷中的應用,尤其是將自動識別技術應用在消化道內鏡檢查操作前識別高風險患者的領域。
背景技術
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消化道內鏡系統在功能和結構上已經相當完善,相繼出現了諸如電子染色內鏡、共聚焦顯微內鏡、熒光內鏡、放大內鏡、細胞內鏡、超聲內鏡、光學相干層析技術、雙氣囊小腸鏡技術、智能膠囊內鏡技術等一系列內鏡診斷新技術和新方法,消化道內鏡檢查越來越普及,不僅能直接觀察整個消化道粘膜情況,對可疑病變部位進行病理活檢及細胞學檢查明確診斷,更可對早期消化道癌進行內鏡下治療,以及消化道病變的外科治療價值進行評估,是診治消化道病變的首選方法。消化道內鏡檢查借助一條纖細、柔軟的管子伸入消化道中,醫生可對食道、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結腸的病變進行精確診斷,及選擇性內鏡治療。但是對于有心肺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血壓波動較大或不穩定、嚴重高血壓或血壓偏高、嚴重出血傾向如血紅蛋白低于50g/L或PT延長超過1.5秒以上、高度脊柱畸形、消化道巨大憩室、既往有藥物過敏、消化道穿孔病史的患者,對其進行消化道內鏡檢查存在一定的風險。但在日常消化內鏡診治時,申請醫生僅僅是在檢查申請單上標注下是否有上述相對禁忌癥,往往會因為操作醫生未注意,患者自己亦未加以提醒,從而造成在進行檢查操作時的危險性增加。
發明內容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通過應用本發明的裝置,給予消化道內鏡檢查操作醫生明確直觀的存在相對禁忌癥風險識別提醒,識別提醒的方式為聲音、發光、液晶顯示中的至少一種及其組合,從而使操作醫生有足夠的重視。
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消化道內鏡高風險患者識別提醒裝置,包括標記物、帶有檢測所述標記物并能給予信息提示的感應模塊,其中所述標記物粘附于檢查申請單上,感應模塊位于感應墊內。
進一步,所述標記物為磁片,所述感應模塊為內部帶有檢測磁性物質的電路結構。
進一步,所述標記物為帶射頻識別芯片和天線線圈的無源電子標簽,感應模塊為內部具有檢測電子標簽功能的電子標簽閱讀器電路結構。
進一步,在所述無源電子標簽的射頻識別芯片內,寫入有患者具體相對禁忌癥的名稱及患者一般信息。
進一步,所述信息識別提醒方式為聲音、發光、液晶顯示中的至少一種及其組合。
有益效果
目前國家衛計委已特別強調掛號就診的實名制,即必須是本人進行就診治療,這就為本發明裝置發揮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通過應用本裝置,即對于有消化道內鏡檢查相對禁忌癥的患者,申請進行該項檢查的醫生將標記物粘附在檢查申請單上,在患者到達腔鏡檢查室后,操作醫生只需將申請單放在感應墊上,其下方剛好是設置有檢測識別硬件電路的感應區域,這樣只要是有檢查禁忌癥的患者,對應的硬件電路即產生聲音、發光、液晶顯示中至少一種及其組合的識別提醒方式,提醒操作醫生注意該患者有內鏡檢查相對禁忌癥,從而從思想上給予足夠重視。
附圖說明
圖1為檢查申請單示意圖,其中1為內鏡紙質檢查申請單,2為粘附在檢查申請單1上的標記物。
圖2為第一種感應墊示意圖,其中3為安裝有感應模塊的感應墊,4為感應區域,8為發聲元件。
圖3為第二種感應墊示意圖,其中3為安裝有感應模塊的感應墊,4為感應區域,5為發光區域,6為位于發光區域5內的發光元件。
圖4為第三種感應墊示意圖,其中3為安裝有感應模塊的感應墊,4為感應區域,7為液晶顯示元件。
圖5為第四種感應墊示意圖,其中3為安裝有感應模塊的感應墊,4為感應區域,5為發光區域,6為位于發光區域5內的發光元件,8為位于感應墊墊體內的發聲元件。
圖6為第五種感應墊示意圖,其中3為安裝有感應模塊的感應墊,4為感應區域,7為液晶顯示元件,8為位于感應墊墊體內的發聲元件。
圖7為第六種感應墊示意圖,其中3為安裝有感應模塊的感應墊,4為感應區域,5為發光區域,6為位于發光區域5內的發光元件,7為液晶顯示元件。
圖8為第七種感應墊示意圖,其中3為安裝有感應模塊的感應墊,4為感應區域,5為發光區域,6為位于發光區域5內的發光元件,7為液晶顯示元件,8為位于感應墊墊體內的發聲元件。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愛蕾,未經徐愛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844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醫療用智能夾緊機械手
- 下一篇:正鎖*矯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