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常壓陽離子染料可染聚酯組合物及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82891.3 | 申請日: | 2017-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407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4 |
| 發明(設計)人: | 吳亞薇;成娟;旦浩一;柏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63/688 | 分類號: | C08G63/688;C08G63/85;C08G63/86;D01F6/8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009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常壓 陽離子染料可染聚酯 聚酯組合物 二元酸 脂肪族二元醇 表面活性劑 催化劑作用 對苯二甲酸 磺酸鹽基團 間苯二甲酸 更換周期 含金屬鹽 染色效果 熔融紡絲 二元醇 乙二醇 中濾網 共聚 手感 紡絲 纖維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常壓陽離子染料可染聚酯組合物及其用途。該組合物主要由對苯二甲酸或其衍生物和乙二醇在催化劑作用下共聚而成。所述聚酯組合物中含有相對于全部二元酸成分為1~5.5mol%的由含磺酸鹽基團的間苯二甲酸形成的結構單元,相對于全部二元醇成分為1~20mol%的由脂肪族二元醇形成的結構單元,相對于聚酯組合物重量為100~1000ppm的含金屬鹽的表面活性劑。本發明中的纖維不僅能在常壓下有很好的染色效果,而且熔融紡絲壓力濾壓上升少,延長了紡絲工程中濾網的更換周期,降低了成本,同時由該組合物制成的織物的手感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過聚合物組成來降低熔融紡絲壓力的常壓陽離子染料可染的聚酯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術
由芳香族二元酸和脂肪族二元醇共聚而得到的聚酯,被廣泛地應用于樹脂、纖維、薄膜等領域。作為衣料纖維用途的時候,從染色性以及節省能源的方面考慮,很多研究者們都在開發常壓下可染的陽離子聚酯。一般為了達到常壓下的可染性,會加入大量的直鏈脂肪族二元酸如己二酸或者直鏈的脂肪族二元醇如聚乙二醇,這兩者的添加會導致聚酯的耐熱性或者纖維的耐光性下降;而一般為了達到陽離子可染性會加入含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為代表的磺酸鹽基團成分,但這個組分的導入很容易造成聚酯在熔融紡絲時壓力大的問題。
中國專利201210398282.6公開了一種常壓陽離子可染共聚酯及其用途,作為常壓可染成分使用了帶側鏈的二元醇,但這個添加量少達不到常壓可染的效果,添加量多的話會存在結晶性差,織物干收大手感差的問題,且陽離子成分的添加會造成熔融紡絲壓力上升的問題。
中國專利201310133650.9公開了一種陽離子可染性聚酯組合物,本發明通過添加表面活性劑來改善熔融紡絲壓力的問題,且為了增加可染性添加了聚乙二醇,這會帶來耐光性差耐熱性差的問題,且直長鏈脂肪族二元醇的添加,會促進聚合物的結晶,從而可能導致由陽離子成分產生的異物在非晶區更容易凝集而造成熔融紡絲壓力變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常壓陽離子染料可染聚酯組合物。該聚酯組合物不僅在常壓下有很好的染色效果,而且熔融紡絲濾壓上升少,延長了紡絲工程中濾網的更換周期,降低了成本。同時由該聚酯組合物做成的織物的手感好。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常壓陽離子染料可染聚酯組合物,主要由對苯二甲酸或其衍生物和乙二醇在催化劑作用下共聚而成。所述聚酯組合物中含有相對于全部二元酸成分為1~5.5mol%的由含磺酸鹽基團的間苯二甲酸形成的結構單元,相對于全部二元醇成分為1~20mol%的由如式1所示脂肪族二元醇形成的結構單元,相對于聚酯組合物重量為100~1000ppm的含金屬鹽的表面活性劑,
式1
式中,X與Y分別獨立地選自具有2~4個碳原子的直鏈亞烷基或支鏈亞烷基;a與b分別獨立地為1~6的整數,M為帶側鏈且碳原子數為6以下的亞烷基。
所述如式1所示脂肪族二元醇優選2-甲基-1,3-丙二醇。
所述含金屬鹽的表面活性劑優選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所述催化劑中優選含有堿金屬鹽催化劑鋰化合物。
所述聚酯組合物中優選銻元素含量Sb≤5ppm。
本發明所述聚酯組合物可應用于常壓陽離子染料可染纖維的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中的常壓陽離子染料可染聚酯組合物,主要由對苯二甲酸或其衍生物和乙二醇在催化劑作用下共聚而成。所述聚酯組合物中含有相對于全部二元酸成分為1~5.5mol%的由含磺酸鹽基團的間苯二甲酸形成的結構單元。由含磺酸鹽基團的間苯二甲酸形成的結構單元的含量低于1mol%,則聚酯組合物無法達到陽離子可染的效果;含量高于5.5mol%,則聚酯組合物的耐熱性差,色調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未經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8289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