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雜斷塊油藏高含水后期剩余油二次富集的快速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80315.5 | 申請日: | 2017-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948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勇;王建;劉維霞;王瑞;吳義志;宋志超;劉同敬;第五鵬祥;左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E21B49/00 | 分類號: | E21B49/00;E21B47/00;E21B43/30;E21B43/20;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沈金輝 |
| 地址: | 257015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雜 油藏 含水 后期 剩余 二次 富集 快速 識別 方法 | ||
1.一種復雜斷塊油藏高含水后期剩余油二次富集的快速識別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對目標油藏進行測量,以獲得目標油藏的地質參數和井網參數;
步驟S11,根據目標油藏的地質參數和井網參數,建立目標油藏的初步物理模型;
步驟S12,基于目標油藏的初步物理模型,根據流線流管法進行擬合計算,以獲得采油井的動態擬合特征和剩余油二次富集前的飽和度場,并對目標油藏的初步物理模型進行修正,以得到修正后的物理模型;
步驟S13,基于修正后的物理模型,對剩余油富集過程中各節點分別進行垂直富集和水平富集的計算,以得到各節點的儲層飽和度和含水率;完成目標油藏高含水后期剩余油二次富集的識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S11中,根據目標油藏的地質參數和井網參數,建立目標油藏的物理模型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獲得的井網參數,設置初步物理模型的底面類型;
根據獲得的地質參數,設置初步物理模型的地質參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據獲得的井網參數,設置初步物理模型的底面類型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獲得的井網參數,確定目標油藏的井網類型、油水井數比、井距和排距;
根據所述井網類型和油水井數比,設置初步物理模型的底面類型:所述井網類型為交錯時,設置初步物理模型的底面類型為正三角形;所述井網類型為正對,且油水井數比=1時,設置初步物理模型的底面類型為矩形;所述井網類型為正對,且油水井數比≠1時,設置初步物理模型的底面類型為正三角形;
初步物理模型的底面類型為矩形時,設置矩形的長等于井距,矩形的寬等于排距;初步物理模型的底面類型為正三角形時,設置正三角形的邊長的等于井距,正三角形的高等于排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S12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21,對初步物理模型的儲層特征參數進行預設,得到預設的儲層特征;
利用采油井的實際動態歷史特征對預設的儲層特征參數進行擬合,以確定最終的采油井的動態擬合特征和初步物理模型的儲層特征;
步驟S122,根據流線流管法,初步擬合得到剩余油二次富集前的含油飽和度場;
利用飽和度修正關系式對初步擬合得到的剩余油二次富集前的含油飽和度場進行擬合修正,以確定最終的剩余油二次富集前的含油飽和度場;
步驟S123,對目標油藏的初步物理模型進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物理模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S121中,利用采油井的實際動態歷史特征對預設的儲層特征參數進行擬合,以確定最終的采油井的動態擬合特征和初步物理模型的儲層特征,包括以下步驟:
基于目標油藏的初步物理模型,根據流線流管法進行擬合計算,獲得初步擬合得到的采油井的動態擬合特征;
初步擬合得到的采油井的動態擬合特征與目標油藏的采油井的實際動態歷史特征相符合時,則判斷初步擬合得到的采油井的動態擬合特征是符合要求的;
初步擬合得到的采油井的動態擬合特征與目標油藏的采油井的實際動態歷史特征不相符合時,則判斷初步擬合得到的采油井的動態擬合特征是不符合要求的;此時,需要對初步物理模型的儲層特征參數進行修改,并根據流線流管法對采油井的動態擬合特征進行重新擬合,直至采油井的動態擬合特征與目標油藏上采油井的實際動態歷史特征相符合;
初步擬合得到的采油井的動態擬合特征與目標油藏的采油井的實際動態歷史特征相符合時,確定其對應的儲層特征即為初步物理模型的儲層特征。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S122中,根據流線流管法,初步擬合得到剩余油二次富集前的含油飽和度場包括以下步驟:
計算主流線方向上各個節點的含水率和含水上升率;
計算主流線方向上的含水前緣飽和度及含水前緣位置;
計算主流線方向上產出端的總含水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8031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檢查設備及光學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食品農藥殘留量測試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