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震源寬方位角海上三維地震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80273.5 | 申請日: | 2017-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302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晨光;劉保華;裴彥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V1/18 | 分類號: | G01V1/18;G01V1/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6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震源 方位角 海上 三維 地震 探測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震源寬方位角海上三維地震探測方法,該方法使用兩個擴展器、一個超大能量等離子震源以及多條地震拖纜,通過特定的組合方式進行布放,能夠實現寬方位角三維地震探測,其中,超大能量等離子震源包括震源主機、電纜和兩個發射陣;將等離子體發射陣與擴展器相結合組成擴展器和震源發射陣結合體,并將其布放在地震拖纜陣列的兩側;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獲得地下目標較寬范圍方位角的三維地震資料。本發明方法通過不同方位角度的探測,能有效地實現海上三維地震探測,能有效地應用于天然氣水合物礦體以及海底淺部災害地質現象的精細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震源寬方位角海上三維地震探測方法,屬于地震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海洋地震探測是一種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對于資源調查、沉積構造單元劃分和工程地質災害等調查,特別是海洋油氣和天然氣水合物等能源的調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通常的海洋地震探測,采用單源單纜或單源多纜的工作方式,獲得的反射地震數據都是來自同一個方位角或者較窄的方位角范圍。原有的探測方式,不利于地下探測目標的精確成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震源寬方位角海上三維地震探測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雙震源寬方位角海上三維地震探測方法,
一種雙震源寬方位角三維地震探測方法,該方法使用兩個擴展器、一個超大能量等離子震源以及多條地震拖纜,通過特定的組合方式進行布放,能夠實現寬方位角三維地震探測,其中,超大能量等離子震源包括震源主機、電纜和兩個發射陣;將等離子體發射陣與擴展器相結合組成擴展器和震源發射陣結合體,并將其布放在地震拖纜陣列的兩側;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獲得地下目標較寬范圍方位角的三維地震資料;使用超大能量等離子體震源,同時控制兩個發射陣,既能夠以隨機的微小時間差準同步發射地震波,也可以按設定的時間間隔交替發射地震波;地震拖纜布放在調查船的船尾之后,采用較小的拖纜間距和較短的電纜長度,根據不同的探測目標選擇不同的地震拖纜組合方式。
進一步地,拖纜間距為12.5米、25米或50米。
進一步地,電纜長度范圍為50米~750米。
該方法在具體實施時,首先通過折臂吊或其他輔助設備將擴展器和震源發射陣結合體放入水中,逐漸放長震源電纜,將擴展器和震源發射陣結合體放到設定位置,放好一個之后再布放另一個;通過折臂吊或其他輔助設備將艉標放入水中,然后將地震拖纜緩慢放入水中,直至整條電纜完全入水;重復上一步工作,逐條將地震拖纜放入水中,根據探測目標的特點確定電纜長度和拖纜的數量;所有設備都入水并固定位置后,調查船進入工作狀態,按照設定的測線和放炮點開始地震勘探作業;作業時電火花震源充電后,根據導航系統的指令,在指定的炮點位置,通過擴展器和震源發射陣結合體將高壓電釋放到海水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經在海水和地層的傳播后,被地震拖纜接收,從而獲得帶有地下結構信息的信號。
該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方法通過不同方位角度的探測,能有效地實現海上三維地震探測,能有效地應用于天然氣水合物礦體以及海底淺部災害地質現象的精細探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所使用方法的裝置連接示意圖。
圖中標記說明:1、擴展器和震源發射陣結合體;2、震源電纜;3、艉標;4、地震拖纜;5、調查船。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經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8027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