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直流母線電容組健康監測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79221.6 | 申請日: | 2017-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17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8 |
| 發明(設計)人: | 徐騁;高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孚康(浙江)工業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昌盛***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流 母線 電容 健康 監測 電路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直流母線電容組健康監測電路,包括:電容組,電容組與母線正極和母線負極連接,電容組包括多個串聯的子電容組;均壓電阻組,均壓電阻組與母線正極和母線負極連接,均壓電阻組包括多個串聯的子均壓電阻組;監測模塊,監測模塊與母線正極、母線負極、子電容組的串聯點連接。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利用電容性能衰退后容量衰減,漏電流增加后,會引起串電容組串聯點電壓偏移的特性,通過監視母線電容組的串聯點電壓,及時發現由于電容組部分電容性能衰退問題,并通過告警信息提示用戶檢查電容情況,避免由于部分電容性能嚴重衰退造成母線電壓在串聯電容上分配不均,引發局部電容超壓危險,提高系統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監測電路,具體涉及一種直流母線電容組健康監測電路。
背景技術
直流母線電容是變頻器、伺服驅動器、電焊機等功率設備的關鍵組件之一。通常情況下,受電解電容耐壓限制,為了滿足380V交流輸入條件下直流母線電壓超過500V的工作電壓條件,需要將電解電容串聯,以獲得更高的耐壓值。實際工作過程中,由于電解電容個體差異,通常很難保證串聯的兩個電解電容均勻分攤承受母線電壓,因此通常會設置均壓電阻,使上下兩個串聯電容盡量承受相同的電壓,防止由于分壓不均造成一側電容工作電壓超過耐壓值,引發危險。
盡管均壓電阻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上下電容兩端的電壓盡量接近,但由于電解電容的制造差異,長時間工作后由于電容組中各電容單體不一致的性能衰退,均壓效果會逐漸變差,存在使某側電容工作電壓超過允許安全電壓的風險。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系統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直流母線電容組健康監測電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直流母線電容組健康監測電路,包括:電容組,所述電容組與母線正極和母線負極連接,所述電容組包括多個串聯的子電容組;均壓電阻組,所述均壓電阻組與所述母線正極和所述母線負極連接,所述均壓電阻組包括多個串聯的子均壓電阻組;所述均壓電阻組與所述電容組并聯,所述子均壓電阻組與所述子電容組并聯;監測模塊,所述監測模塊與所述母線正極、所述母線負極、所述子電容組的串聯點連接。
優選地,所述電容組包括串聯的多個子電容組;其中所述電容組兩端分別與母線正極和母線負極相連;所述子電容組由單個電容或多個電容并聯而成。
優選地,所述均壓電阻組包括串聯的多個子均壓電阻組,所述子均壓電阻組的組數與所述子電容組的組數相同;其中所述均壓電阻組兩端分別與母線正極和母線負極相連;所述子均壓電阻組分別與所述子電容組并聯;所述子均壓電阻組由一個或多個電阻串聯而成。
優選地,所述監測模塊包括電壓采樣單元和狀態判斷單元;其中所述電壓采樣單元分別與所述母線正極、所述母線負極、所述子電容組的串聯點連接;所述狀態判斷單元與所述電壓采樣單元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直流母線電容組健康監測電路具有以下優點:利用電容性能衰退后容量衰減,漏電流增加后,會引起串聯電容組串聯點電壓偏移的特性,通過監視母線電容組的串聯點電壓,及時發現電容組部分電容性能衰退問題,并通過告警信息提示用戶檢查電容情況,避免由于部分電容性能嚴重衰退造成母線電壓在串聯電容上分配不均,引發局部電容超壓危險,提高系統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是本發明直流母線電容組健康監測電路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化和改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孚康(浙江)工業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英孚康(浙江)工業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7922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