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輸水箱涵底板止水帶加固限位裝置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79061.5 | 申請日: | 2017-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882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熊建武;李風標;高秋艷;喻玥;洪亮;藺春雷;趙華勇;杜海焦;李姍姍;熊雪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F5/00 | 分類號: | E01F5/00;E02D29/16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6 | 代理人: | 彭婭 |
| 地址: | 443002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水 底板 止水帶 加固 限位 裝置 施工 方法 | ||
1.一種輸水箱涵底板止水帶加固限位裝置,其特征是:在底板堵頭外側模板(2)背面安裝止水帶(7)的位置,布置多個沿著底板堵頭外側模板(2)的加固限位裝置(4),所述的加固限位裝置(4)設有用于固定止水帶(7)側邊的“U”形彎折部(4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輸水箱涵底板止水帶加固限位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固限位裝置(4)中,豎直的第一固定部(41)位于上部,第一固定部(41)與“U”形彎折部(42)的上端點連接,豎直的第二固定部(43)位于下部,第二固定部(43)與“U”形彎折部(42)的下端點連接,“U”形彎折部(42)開口方向朝向待澆筑的底板混凝土(1),“U”形彎折部(42)的凸起方向遠離待澆筑的底板混凝土(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輸水箱涵底板止水帶加固限位裝置,其特征是:在“U”形彎折部(42)設有楔子(6),用以將止水帶(7)側邊楔緊;
或者在“U”形彎折部(42)設有壓緊螺栓,用以將止水帶(7)側邊壓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輸水箱涵底板止水帶加固限位裝置,其特征是:加固限位裝置(4)的第一固定部(41)通過橫向圍檁(3)和/或斜撐(5)固定;
第二固定部(43)通過沿著底板堵頭外側模板(2)的固定管(8)固定,固定管(8)通過地錨(11)固定在墊層(10)上。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輸水箱涵底板止水帶加固限位裝置,其特征是:
加固限位裝置(4)的第一固定部(41)通過橫向圍檁(3)和/或斜撐(5)固定;
第二固定部(43)通過固定卡(9)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輸水箱涵底板止水帶加固限位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卡(9)中,模板固定部(92)與限位裝置固定部(93)固定連接;
模板固定部(92)為一“U”形結構,開口朝向底板堵頭外側模板(2),在模板固定部(92)設有用于壓緊底板堵頭外側模板(2)的模板固定螺栓(91);
限位裝置固定部(93)為一“U”形結構,開口朝向底板堵頭外側模板(2)的長度方向,在限位裝置固定部(93)設有用于壓緊加固限位裝置(4)的限位裝置固定螺栓(94)。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輸水箱涵底板止水帶加固限位裝置,其特征是:模板固定部(92)為一具有水平通槽的“U”形結構。
8.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輸水箱涵底板止水帶加固限位裝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一、依據底板堵頭外側模板(2)和止水帶(7)的結構尺寸制作加固限位裝置(4);
二、底板堵頭外側模板(2)立模后,將加固限位裝置(4)沿著底板堵頭外側模板(2)放置;
三、加固限位裝置(4)貼緊底板堵頭外側模板(2)的背面固定,將位于底板堵頭外側模板(2)之外的,不澆筑混凝土一側的止水帶(7)平順放入加固限位裝置(4)的“U”形彎折部(42)內并固定;
四、搭設橫向圍檁(3);
通過以上步驟確保止水帶固定牢固,避免止水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偏移。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驟三中,加固限位裝置(4)的頂端通過橫向圍檁(3)和斜撐(5)固定,斜撐(5)一端頂在加固限位裝置(4)的頂端,另一端頂在墊層(10)上;
加固限位裝置(4)的底端通過固定管(8)固定,固定管(8)通過打入到墊層(10)的地錨(11)固定;
或者在步驟三中,加固限位裝置(4)的頂端通過橫向圍檁(3)和斜撐(5)固定,斜撐(5)一端頂在加固限位裝置(4)的頂端,另一端頂在墊層(10)上;
加固限位裝置(4)的底端通過固定卡(9)與底板堵頭外側模板(2)固定連接,
在“U”形彎折部(42)內橫向打入楔子(6)將止水帶(7)側邊楔緊。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加固限位裝置(4)沿著底板堵頭外側模板(2)間距1~2米布置一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7906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