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國際象棋計時系統及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78672.8 | 申請日: | 2017-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08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吉學武;任可欣;陶袁;劉月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7C1/24 | 分類號: | G07C1/24;A63F3/02 |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長春市新時代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 地址: | 136000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聯網 技術 國際象棋 計時 系統 使用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國際象棋計時領域,具體涉及基于物聯網的環境下,國際象棋計時系統的實現形式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正規的國際象棋比賽中,計時是保證比賽公平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比賽之前可以由裁判設定選手可用的時限,任何一方在比賽中思考總時間超過時限,認定超時判負。目前即使國際比賽,計時均采用人工方式:選手落子后,手動按下計時器開始計時,對手要盡快完成落子,否則如果所用思考時間累計超過時限,則裁判會裁定超時判負。
物聯網技術的重要特征可以對每一件物品唯一標識,利用這個標識不僅可以確定物品的位置,同時還可以確定物品出現在此位置的具體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國際象棋自動計時系統及使用方法,該方法克服已有的國際象棋比賽采用人工計時方式帶來的計時不準確的不足,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自動計時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國際象棋計時系統,該系統包括棋子模塊Ⅰ和棋盤模塊Ⅱ兩部分,其中棋子模塊Ⅰ負責向棋盤模塊Ⅱ發出感應,通知棋盤模塊Ⅱ選手已經落子;棋盤模塊Ⅱ負責裁判設定選手使用的棋子,設定比賽時間,確定比賽開始,接收棋子模塊Ⅰ的感應,并進行相應的時間統計等;棋子模塊Ⅰ與棋盤模塊Ⅱ通過物聯網連接。
所述棋子模塊Ⅰ主要負責通知棋盤模塊Ⅱ選手已經落子;
所述棋盤模塊Ⅱ主要負責設定選手使用的棋子模塊Ⅰ,設定比賽時間和讀秒時間,設定比賽開始,接收來自棋子模塊Ⅰ的落子指令,確定選手落子的時間,統計選手思考的總時間和讀秒計時等,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棋盤模塊Ⅱ包括設定選手使用的棋子模塊Ⅰ模塊、設定比賽時間模塊、設定比賽開始模塊、計時模塊、時間累積模塊,讀秒時間模塊;
所述設定選手使用的棋子模塊Ⅰ模塊主要負責設定當前比賽兩個選手使用的棋子,并與當前棋盤匹配;
所述設定比賽時間模塊主要負責由裁判設置選手可用的比賽時限和讀秒時間;
所述設定比賽開始模塊主要負責由裁判執行比賽開始命令;
所述計時模塊主要負責記錄選手每步落子過程的思考時間;
所述時間累積模塊主要負責記錄選手本次比賽所有步落子時間累積;
所述讀秒時間模塊主要負責記錄兩個選手讀秒過程花費的時間,并計算選手剩余的讀秒時間;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國際象棋計時系統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裁判通過棋盤模塊Ⅱ中的設定選手使用的棋子模塊Ⅰ模塊,設定本局比賽兩個選手使用的棋子,并使棋子與棋盤匹配;
步驟二、裁判通過棋盤模塊Ⅱ中的設定比賽時間模塊設定本局比賽時限和讀秒時間,如果讀秒時間設定為零,認為本局比賽不設讀秒時間;
步驟三、裁判通過棋盤模塊Ⅱ中的設定比賽開始模塊宣布比賽開始;
步驟四、選手落子,棋盤模塊Ⅱ中的計時模塊記錄選手本次落子的思考時間;
步驟五、棋盤模塊Ⅱ中的時間累積模塊統計選手比賽使用的總思考時間;
步驟六、如果選手比賽使用的總時間沒達到比賽時限,重復步驟四和步驟五,否則轉步驟七;
步驟七、棋盤模塊Ⅱ中的讀秒時間模塊判斷選手讀秒時間是否可用,如果可用,轉步驟八,否則轉步驟九;
步驟八、選手落子,棋盤模塊Ⅱ中的讀秒時間模塊讀秒計時,并計算選手的剩余讀秒時間,重復步驟七;
步驟九、到達比賽時限的選手超時判負。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本發明所述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國際象棋計時系統避免國際象棋比賽過程中采用人工方式計時,使比賽計時更準確,使選手更專注于比賽,使裁判的工作更輕松,比賽更公平。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國際象棋計時系統結構框圖。
圖2是本發明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國際象棋計時系統的使用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和優點表達得更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再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換,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師范大學,未經吉林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7867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