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酵生產可得然膠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77625.1 | 申請日: | 2017-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18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高紅亮;劉曉霞;倪兵;牛延寧;陸澤赟;楊雪霞;金明飛;黃靜;常忠義;方青;步國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師范大學;泰興市東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P39/00 | 分類號: | C12P39/00;C12P19/04;C08B37/00;C12R1/01;C12R1/41 |
| 代理公司: | 上海麥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紅曼 |
| 地址: | 20006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酵 生產 可得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發酵生產可得然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基礎發酵培養基中加入可溶性多糖類發酵促進劑,如羧甲基纖維素鈉或黃原膠等,并對轉速采用階段控制方法進行發酵生產可得然膠。可得然膠產量顯著提高,對發酵液通過酸堿中和法提取可得然膠,所產可得然膠質構發生變化,品質明顯提高。采用本發明方法產可得然膠簡單易行,適于工業化生產,能明顯改變可得然膠的品質,使其口感細膩,增加可得然膠的韌性和脆性,更能夠滿足其在食品工業中各個行業的應用,從而提高可得然膠的商業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型微生物多糖的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發酵生產可得然膠新工藝。
背景技術
可得然膠(Curdlan)是微生物發酵糖質原料過程中,由土壤桿菌(Agrobacteriumsp.)或根瘤菌(Rhizobium sp)等微生物產生的一種新型微生物胞外多糖,其具有在加熱條件下形成凝膠的獨特品質,所以又被稱作熱凝膠。
1989年日本、韓國相繼將可得然膠批準用作食品膠。1996年12月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并允許將其作為添加劑用于食品工業。2006年5月,我國衛生部正式批準可得然膠允許在我國部分食品中應用。目前我國允許在食品工業中應用的微生物食品膠達到4種,除可得然膠外,還包括已經廣泛使用的黃原膠、結冷膠、普魯蘭多糖。
目前對于可得然膠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優化產量、提高產率方面,然而對于改善可得然膠品質的研究卻鮮少。為了滿足可得然膠在食品中的廣泛需要,對其凝膠強度、成膠后的韌性、脆性、硬度等品質均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對于提高可得然膠品質的研究至關重要。本發明通過添加可溶性多糖類發酵促進劑,并對轉速采用階段控制方法進行發酵生產可得然膠,不僅能夠提高可得然膠產量而且能夠明顯改善可得然膠的品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發酵生產可得然膠的新工藝,通過在發酵培養基中添加可溶性多糖和對轉速進行階段控制法可以顯著提高可得然膠產量,并改善可得然膠的品質。
本發明提供的發酵生產可得然膠的方法,包括:將產可得然膠的菌株種子培養液接入發酵培養基中培養,其中,發酵培養基中加入發酵促進劑,發酵過程中對轉速采用階段控制的方式,直至發酵培養結束。
其中,所述種子培養基的組成為:每升培養基中含有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2g和MgSO4·7H2O 1g,pH調節至7.0。
其中,所述發酵培養基組成為:每升培養基中含有葡萄糖90g,(NH4)2HPO4 1.5g,酵母膏1g,KH2PO4 1g,MgSO4·7H2O 0.5g,FeSO4·7H2O 0.05g,MnSO4·H2O 0.02g,CoCl2·6H2O0.01g,ZnCl2 0.01g,CaCO3 3g,發酵促進劑0.5-10.5g,pH調節至7.0。
本發明中,所述發酵促進劑為多糖類發酵促進劑,選自羧甲基纖維素鈉、黃原膠、大豆多糖、瓜爾豆膠、阿拉伯膠、透明質酸等可溶性多糖;優選地,為羧甲基纖維素鈉和黃原膠。
優選地,每升發酵培養基中,添加羧甲基纖維素鈉的質量為1-10g,或添加黃原膠的質量為0.5-10.5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師范大學;泰興市東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華東師范大學;泰興市東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776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