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系統穩定性風險的識別方法以及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75892.5 | 申請日: | 2017-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276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周濤明;董建峰;徐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34 | 分類號: | G06F1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黨曉林;李輝 |
| 地址: | 開曼群島大開曼島喬治鎮醫院路***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系統 穩定性 風險 識別 方法 以及 設備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系統穩定性風險的識別方法以及設備,涉及數據識別技術領域。所述設備包括:日志接收裝置,用于接收一目標系統的日志;系統識別裝置,用于根據所述日志識別所述目標系統鏈路上的關聯系統;風險識別裝置,用于提取所述關聯系統的風險特征值,并識別所述目標系統的穩定性風險。通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實現了自動識別目標系統的穩定性風險,從而解放人力成本,提升穩定性治理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數據識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系統穩定性風險的識別方法以及設備。
背景技術
系統穩定性風險的梳理通常都是按照關鍵鏈路判斷-依賴梳理-風險識別的步驟來進行的。當關聯系統和目標系統的依賴全部是直接依賴時,穩定性公式如圖1所示,目標系統的鏈路穩定性=關系系統1的穩定性×關聯系統2的穩定性×……×關聯系統n的穩定性。根據穩定性公式可以看出,梳理鏈路依賴是常見的手段。所以鏈路的穩定性和直接依賴直接相關。但是要提高穩定性,首先要進行鏈路的梳理,梳理是否是直接依賴,如果是直接依賴,是否有雙鏈路,進行提高穩定性,如果有冗余鏈路的保障,那么穩定性風險相對較低。所以穩定性風險通常需要兩個步驟:
首先要進行依賴梳理。目前業界的通用梳理辦法,需要大量人工投入來進行鏈路的梳理,耗費較高的成本。同時,可能會因為各人的經驗和能力不同,一些風險點被遺漏,從而引發穩定性問題。
然后再將各個依賴進行風險識別,通常的風險包括:
(1)、單點、單鏈路風險DB單點風險(容量風險和單庫故障導致業務全部不可用)、單機房風險、熱點鏈路風險。
(2)、旁路風險,旁路風險指的是非關鍵業務對關鍵業務的影響,因為非關鍵業務和關鍵業務可能會共用資源,而非關鍵業務直接影響到關鍵鏈路。通常通過應用整體調用量可以識別。
(3)、容量風險,容量風險指的是業務需要的容量和實際中如果存在差距,那么可以稱之為容量風險。容量風險一部分通過梳理獲的,一部分是通過全鏈路壓測進行檢驗。容量風險一方面需要獲取到每一個依賴的容量上限。
(4)、雪崩風險:當一個單點故障,隨著訪問量的增加和持續,加重了資源的消耗,導致所有的請求都受到影響。
(5)、級聯冗余風險:級聯冗余風險,通常指的是在雙鏈路情況下,由于主鏈路出現問題,另外一個鏈路的容量無法承受大流量沖擊,從而造成鏈路的不可用。
上述的風險都是導致穩定性差的風險?,F有技術中的一些工具,能夠提供系統之間的依賴關系,調用量等數據,但是存在如下的技術問題:
(1)、缺乏系統化、體系化成工具的方法,大部分還是需要靠人工經驗和能力,不能很有效將人工的方法固化在工具里面;
(2)、效率低下,較大人力投入,重復勞動。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系統穩定性風險的識別方法以及設備,實現了自動識別目標系統的穩定性風險,從而解放人力成本,提升穩定性治理的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種系統穩定性風險的識別方法,包括:
接收一目標系統的日志;
根據所述日志識別所述目標系統鏈路上的關聯系統;
提取所述關聯系統的風險特征值,并識別所述目標系統的穩定性風險。
根據本申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種系統穩定性風險的識別設備,包括:
日志接收裝置,用于接收一目標系統的日志;
系統識別裝置,用于根據所述日志識別所述目標系統鏈路上的關聯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7589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