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聲波法合成2-鹵代-3-取代烴基磺酰基吡啶及其中間體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73623.5 | 申請日: | 2017-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898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玉法;張彥春;孫南;毛霏霏;薄文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13/71 | 分類號: | C07D213/71;C07C317/48;C07C315/04;A01P3/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鄭華清 |
| 地址: | 250014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聲波 合成 取代 烴基磺酰基 吡啶 及其 中間體 方法 | ||
1.一種超聲波法合成2-鹵代-3-取代烴基磺酰基吡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取代基氰乙基砜、取代氨基丙烯醛和催化劑為原料于超聲條件下反應至反應完全,降溫、有機溶劑萃取、合并有機相,蒸出有機溶劑,得2-取代烴基磺酰基-5-取代氨基-2,4-戊二烯腈反應液;
向所述2-取代烴基磺酰基-5-取代氨基-2,4-戊二烯腈反應液中加入鹵化氫繼續在所述超聲條件下反應至反應完全,調節pH,靜置分層,收集有機層,精制,即得2-鹵代-3-取代烴基磺酰基吡啶;
所述取代基氰乙基砜為甲基氰乙基砜或乙基氰乙基砜或正丙基氰乙基砜或異丙基氰乙基砜或正丁基氰乙基砜或異丁基氰乙基砜或正戊基氰乙基砜或異戊基氰乙基砜或正己基氰乙基砜或異己基氰乙基砜或正辛基氰乙基砜或異辛基氰乙基砜或正十二烷基氰乙基砜或正十八烷基氰乙基砜或芐基氰乙基砜或(間羥基)芐基氰乙基砜或(對羥基)芐基氰乙基砜或(間甲氧)芐基氰乙基砜或(對甲氧)芐基氰乙基砜或(3,4-二甲氧)芐基氰乙基砜或(3,5-二甲氧)芐基氰乙基砜或(對氯)芐基氰乙基砜或(間氯)芐基氰乙基砜或(對溴)芐基氰乙基砜或(間溴)芐基氰乙基砜或(對氟)芐基氰乙基砜或(間氟)芐基氰乙基砜或(對碘)芐基氰乙基砜或(間碘)芐基氰乙基砜或(3,4-二氯)芐基氰乙基砜或(3,5-二氯)芐基氰乙基砜或(3,4-二溴)芐基氰乙基砜或(3,5-二溴)芐基氰乙基砜或(3,4-二氟)芐基氰乙基砜或(3,5-二氟)芐基氰乙基砜或(3,4-二碘)芐基氰乙基砜或(3,5-二碘)芐基氰乙基砜;
所述取代氨基丙烯醛為3-氨基丙烯醛或3-正丁基氨基丙烯醛或3-正己基氨基丙烯醛或3-正辛基氨基丙烯醛或3-正十二烷基氨基丙烯醛或3-芐基氨基丙烯醛或3-二甲氨基丙烯醛或3-二乙氨基丙烯醛或3-雙(正丙基)氨基丙烯醛或3-雙(異丙基)氨基丙烯醛或3-雙(正丁基)氨基丙烯醛或3-雙(正辛基)氨基丙烯醛或3-雙(正十二烷基)氨基丙烯醛或3-(N-甲基-N-芐基)氨基丙烯醛或3-(N-乙基-N-芐基)氨基丙烯醛或3-(N-甲基-N-己基)氨基丙烯醛或3-(N-甲基-N–異辛基)氨基丙烯醛或3-(N-甲基-N–正辛基)氨基丙烯醛或3-(N-甲基-N-十二烷基)-氨基丙烯醛或3-(N-十二烷基)氨基丙烯醛或3-(N-十八烷基)氨基丙烯醛;
所述催化劑為叔丁醇鈉或丙醇鈉或乙醇鈉或甲醇鈉或三乙胺或二乙胺或哌啶或吡啶或L-賴氨酸或L-脯氨酸或L-色氨酸或四丁基溴化銨或四丁基氯化銨或乙醇胺或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或尿素或KOH或NaOH或K2CO3或Na2CO3或KHCO3或NaHCO3或CH3CO2K或CH3CO2Na;
所述鹵化氫為HF或HCl或HBr或HI;
所述取代基氰乙基砜︰取代氨基丙烯醛:催化劑的摩爾比為:1mol︰0.5mol-2.0mol︰0.001mol-2.0mol;
超聲條件為:超聲波輻射功率為10-2000W,超聲波輻射的頻率范圍為16KHz-300KHz;
所述的反應溫度為0℃-200℃。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聲波輻射功率為100- 200W,超聲波輻射的頻率為30-60KHz。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代基氰乙基砜為甲基氰乙基砜或芐基氰乙基砜或(對甲氧)芐基氰乙基砜或(間氯)芐基氰乙基砜(3,4-二氯)芐基氰乙基砜或(3,5-二氯)芐基氰乙基砜。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氨基丙烯醛為3-二甲氨基丙烯醛或3-二乙氨基丙烯醛或3-(N-甲基-N–芐基)氨基丙烯醛。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劑為三乙胺或二乙胺或哌啶或吡啶。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氰乙基砜︰取代氨基丙烯醛:催化劑的摩爾比1mol︰0.9mol-1.2mol︰0.01mol-0.5mol。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反應溫度為40℃-9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師范大學,未經山東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7362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