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川東紅層巖質滑坡變形演化階段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72241.0 | 申請日: | 2017-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15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濤;張勇;石勝偉;謝忠勝;苗朝;易靖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科學院探礦工藝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G01V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賽恩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張帆 |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川東 紅層巖質 滑坡 變形 演化 階段 識別 方法 | ||
1.一種川東紅層巖質滑坡變形演化階段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確定調查區內的孕災背景條件,主要地質災害問題及受控因素;
步驟2,通過調查區內的典型案例調查研究,確定調查區內的大型、特大型順層巖質滑坡的變形演化階段及每個所述變形演化階段的識別標志特征;
步驟3,建立調查區內的高精度遙感解譯數據及DEM;
步驟4,根據所述遙感解譯數據及DEM解譯所述調查區內的地質環境,所述地質環境包括物質構成、地質構造、斜坡地貌;
步驟5,根據所述識別標志特征及所述步驟4的解譯結果,初步預判調查區內的隱患斜坡;
步驟6,采用工程地質類比法通過野外地面調查對步驟5中初步確定的隱患斜坡進行復核,以對隱患斜坡進行識別、變形階段判定及圈定;
所述變形演化階段包括基巖斜坡原生節理裂隙充水張開階段、初期短距離拉槽起動階段、中期槽谷緩慢擴張階段、和后期槽谷充水劇烈滑移階段;
所述初期短距離拉槽起動階段的識別標志特征包括:(1)斜坡發育有順坡向張裂縫,裂縫主要表現為深大裂隙;(2)斜坡前部或側邊為陡坎臨空面或深溝;(3)斜坡坡度范圍在5°-25°,坡面平直狀或階梯狀;
其中,(1)為所述初期短距離拉槽起動階段的識別標志特征的主要標志,(2)為所述初期短距離拉槽起動階段的識別標志特征的次要標志,(3)為所述初期短距離拉槽起動階段的識別標志特征的一般標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川東紅層巖質滑坡變形演化階段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質災害問題為滑坡和危巖,所述受控因素包括具有緩傾順向的斜坡結構、具有日降雨量達400mm以上強降雨誘發條件、巖質斜坡中構造裂隙和卸荷裂隙具有階段性發育特點、巖質斜坡微地貌形態為滑坡變形發育提供空間條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川東紅層巖質滑坡變形演化階段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期槽谷緩慢擴張階段包括裂隙擴張形成拉陷槽階段、和槽谷擴張形成沖溝/溝槽階段。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川東紅層巖質滑坡變形演化階段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巖斜坡原生節理裂隙充水張開階段的識別標志特征主要表現為裂隙結構面。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川東紅層巖質滑坡變形演化階段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隙擴張形成拉陷槽階段的識別標志特征包括:
(1)后部發育寬大拉陷槽或洼地,主要表現為寬大拉陷槽;
(2)斜坡體臨空面以上發育有泥化夾層;
(3)前緣或兩側臨空面發育,為陡坎或深溝;
(4)后壁陡砍或斜坡先期變形留下的基巖陡壁;
(5)河道受到斜坡坡腳推擠變窄呈“凸”型;
(6)斜坡坡度范圍在5°-25°、斜坡剖面形態呈平直型或階梯狀;
(7)斜坡后緣有匯水地形,前緣突然出現泉水,泉點呈線狀分布;
其中,(1)和(2)為所述裂隙擴張形成拉陷槽階段的識別標志特征的主要標志,(3)和(4)為所述裂隙擴張形成拉陷槽階段的識別標志特征的次要標志,(5)-(7)為所述裂隙擴張形成拉陷槽階段的識別標志特征的一般標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科學院探礦工藝研究所,未經中國地質科學院探礦工藝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7224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評價粉煤灰填埋場多環芳烴遷移風險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酸煙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