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適用于配電網分布式故障自愈的容錯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72220.9 | 申請日: | 2017-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230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羽;徐丙垠;王敬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理工大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3/00 | 分類號: | H02J13/00;H02H7/28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5086 山東省淄博***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適用于 配電網 分布式 故障 自愈 容錯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配電自動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配電網分布式故障自愈的容錯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建立網絡拓撲;b、根據線路的重要程度;c、確定故障位置,對故障進行處理;本發明克服了分布式處理系統中對通信的過度依賴,提供了一種當通信出現故障時最優的處理方法,實現了停電范圍的最小化,方法簡單且易實現;當通信網絡發生故障時,分布式處理系統無法實現裝置間的對等通信,此時如果發生線路故障,整個故障自愈邏輯就會停止,引起整條線路停電,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出的在通信網絡故障時的處理方法,可以最大程度恢復供電區間,提高供電的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配電自動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配電網分布式故障自愈的容錯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在分布式控制的配電網運行中會不可預想的發生各種故障,包括母線短路、支路短路、負荷開關的誤動、拒動、配電終端處理過程中通信中斷、預判線路過載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配電網繼電保護處理中需要考慮的問題。其中,關于配電終端性能本身的問題:負荷開關的誤動、拒動、配電網智能終端處理過程中通信中斷、預判線路過載等,是由于終端硬件、軟件設備自身原因產生的不可抗力問題,發生這些問題后,配電網智能終端能否在終端出現不可抗力因素的問題時對線路的短路等故障做出合理的相關動作,是非常重要的,即涉及到配電網智能終端在分布式處理技術中的容錯能力。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配電網分布式故障自愈的容錯處理方法,克服了分布式處理系統中對通信的過度依賴,實現了停電范圍最小化,提高了供電可靠性。
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所述適用于配電網分布式故障自愈的容錯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建立網絡拓撲:裝置安裝時,人工為每個配電網智能終端STU配置相鄰配電網智能終端STU’的網絡地址;
b、根據線路的重要程度,設置容錯級數:容錯級數為0時,配電網智能終端STU內部只存儲相鄰配電網智能終端STU’的網絡地址,容錯級數為1時,配電網智能終端STU內部需要通過其相鄰配電網智能終端STU’查詢并存儲相鄰配電網智能終端STU’的次鄰配電網智能終端STU”的網絡地址,當容錯級數大于1時,依次類推;
c、確定故障位置,對故障進行處理:當系統發生過流故障時,配電網智能終端STU檢測到故障電流后,查詢預先設置的容錯級數;如果容錯級數為0,則配電網智能終端STU僅向相鄰配電網智能終端STU’查詢,確定故障位置,此時,如果相鄰配電終端因為某種原因未應答,比如發生了裝置故障或者是通信故障,系統邏輯停止;如果容錯級數為1,配電網智能終端STU在查詢相鄰配電網智能終端STU’無應答后,繼續查詢相鄰配電網智能終端STU’的次鄰配電網智能終端STU”,如果次鄰配電網智能終端STU”應答正常,則實現故障定位,如果次鄰配電網智能終端STU”無應答,系統邏輯停止,當容錯級數大于1時,依次類推,進行故障定位,故障定位完畢后,對故障進行處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克服了分布式處理系統中對通信的過度依賴,提供了一種當通信出現故障時最優的處理方法,實現了停電范圍的最小化,方法簡單且易實現;當通信網絡發生故障時,分布式處理系統無法實現裝置間的對等通信,此時如果發生線路故障,整個故障自愈邏輯就會停止,引起整條線路停電,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出的在通信網絡故障時的處理方法,可以最大程度恢復供電區間,提高供電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的流程框圖;
圖2本發明負荷開關拒動時故障隔離流程圖;
圖3本發明負荷開關誤動時故障隔離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理工大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未經山東理工大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7222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