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旋轉托盤傳送帶式獼猴桃損傷分選設備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071834.5 | 申請日: | 2017-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37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谷新運;劉海彬;穆龍濤;李文洋;屈婷;陳禮鵬;劉亞東;高建敏;張莎莎;王周宇;劉浩洲;徐燦 | 申請(專利權)人: | 谷新運 |
| 主分類號: | B07C5/342 | 分類號: | B07C5/3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2100 陜西省咸陽市楊凌區(qū)李臺***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 托盤 傳送帶 獼猴桃 損傷 分選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農(nóng)業(yè)機械自動化設備領域,具體地,涉及旋轉托盤傳送帶式獼猴桃損傷分選設備。
背景技術
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獼猴桃生產(chǎn)國,但產(chǎn)品出口僅占全球的2%,而且國產(chǎn)獼猴桃無論在出口價格還是在出口量,都稍遜于新西蘭及其他出口國,造成國家在農(nóng)產(chǎn)品外銷上的重大經(jīng)濟損失,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之一是果品檢測手段的落后,目前獼猴桃的損傷分選作業(yè)主要是依靠人工進行,但是獼猴桃的微損傷人眼往往觀察不到,而微損傷在一個多月后會造成明顯的組織損傷,影響我國的獼猴桃出口品質,而且分級勞動強度大,耗費大量的勞動力、時間,效率低下。因此急需旋轉托盤傳送帶式獼猴桃損傷分選設備來解決這一技術難題,但是目前市場上并沒有該類裝置。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專利提供了旋轉托盤傳送帶式獼猴桃損傷分選設備,本發(fā)明機械結構簡單,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省時省力,效率高,解決了批量獼猴桃損傷檢測分級費時費力的技術難題。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旋轉托盤傳送帶式獼猴桃損傷分選設備,是由分選設備支架、盛桃器固定軸、盛桃器、分桃器、緩沖門、旋轉托盤裝置、托盤安裝孔、CCD相機、傳送帶、輥筒、無損桃箱和有損桃箱組成的,所述旋轉托盤裝置包括托盤、底座、底座固定軸、轉軸、電磁閥、小連桿和直流電機,所述輥筒包括傳送帶輥筒、電磁閥過槽和輥筒固定軸,其特征是:所述盛桃器通過盛桃器固定軸安裝在分選設備支架上,所述分桃器設置在盛桃器前端,分桃器前端安裝有緩沖門,所述緩沖門對應著旋轉托盤裝置,所述旋轉托盤裝置安裝在傳送帶上的托盤安裝孔中,所述托盤安裝孔均勻分布在傳送帶上,所述傳送帶安裝在前后輥筒上,所述輥筒通過輥筒固定軸安裝在分選設備支架上,所述CCD相機安裝在分選設備支架中部,位于傳送帶兩側,所述有損桃箱放置在分選設備支架上,位于傳送帶的托盤安裝孔正下方,所述無損桃箱設置于分選設備支架前端,輥筒下方。
優(yōu)選地,所述旋轉托盤裝置是由托盤、底座、底座固定軸、轉軸、電磁閥、小連桿和直流電機組成的,所述托盤放置于底座上,下端與直流電機連接,所述底座通過底座固定軸安裝在傳送帶的托盤安裝孔中,所述電磁閥通過轉軸和小連桿與底座連接。
更優(yōu)選地,所述輥筒是由傳送帶輥筒、電磁閥過槽和輥筒固定軸組成的,所述傳送帶輥筒直徑要比輥筒直徑小20mm,所述電磁閥過槽直徑要比傳送帶輥筒直徑小50mm,所述輥筒通過輥筒固定軸安裝在分選設備支架上。
尤其優(yōu)選地,所述緩沖門是由軟硅膠材料制成的。
具體地,所述盛桃器內(nèi)側、分桃器內(nèi)側、有損桃箱內(nèi)側和無損桃箱內(nèi)側都附有10mm的軟硅膠材料,所述托盤表面和傳送帶表面都附有5mm的軟硅膠材料。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的旋轉托盤傳送帶式獼猴桃損傷分選設備能夠實現(xiàn)大批量獼猴桃的損傷自動檢測分級。首先盛桃器前端安裝有分桃器,分桃器前端設置有緩沖門,輥筒帶動傳送帶轉動,每當旋轉托盤裝置運動到緩沖門下方,緩沖門就會放置一枚獼猴桃;其次,獼猴桃被放置在旋轉托盤裝置上,跟隨傳送帶運動,當運行到CCD相機處時,傳送帶速遞稍微減慢,直流電機帶動托盤旋轉,CCD相機拍攝多張圖片,采集獼猴桃的全方位圖片信息,計算機立即進行圖像處理,如果有微損傷,則電磁閥控制底座旋轉打開,獼猴桃落入有損桃箱中;如果沒有損傷,則傳送帶恢復原始速度繼續(xù)前進,獼猴桃最終落入無損桃箱中。本發(fā)明機械結構簡單,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省時省力,效率高,解決了大批量獼猴桃損傷檢測分級費時費力的難題。
本發(fā)明的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下列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其與下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下述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等軸測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傳送帶和旋轉托盤裝置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旋轉托盤裝置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輥筒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托盤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傳送帶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谷新運,未經(jīng)谷新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7183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圖像檢測裝置及條煙圖像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底部緩沖卸料的電池材料周轉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