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SPI串行鏈路的模擬DPRAM通信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71503.1 | 申請日: | 2017-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42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宋晉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開疆智能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42 | 分類號: | G06F13/42;G06F13/16;G06F13/28;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細軟智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 地址: | 100079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spi 串行 模擬 dpram 通信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基于SPI串行鏈路的模擬DPRAM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統包括:主控制CPU、模擬DPRAM和IO總線控制CPU;
所述主控制CPU和所述IO總線控制CPU均包括依次連接的SPI控制設備、SPI驅動設備和SPI外設;
所述模擬DPRAM包括模擬DPRAM接口;所述主控制CPU和所述IO總線控制CPU通過所述模擬DPRAM接口實現數據傳輸;
所述模擬DPRAM還包括RAM和SPI寄存器,所述RAM和SPI寄存器依次連接;
所述模擬DPRAM接口,用于提供類似DPRAM的接口讀寫方式,將通信系統的實現封裝起來;所述SPI控制設備用于從RAM到SPI寄存器的讀取和寫入控制;所述SPI驅動設備用于實現主控制CPU和IO總線控制CPU的收發控制;所述SPI外設用于提供接口,從而進行通信以交換信息,從而基于SPI控制設備、SPI驅動設備和SPI外設構成的SPI接口實現模擬DPRAM的接口連接方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PI串行鏈路的模擬DPRAM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CPU為SPI控制主設備;所述IO總線控制CPU為SPI控制從設備。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SPI串行鏈路的模擬DPRAM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SPI控制主設備和SPI控制從設備,均用于從RAM到SPI寄存器的讀取和寫入控制。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PI串行鏈路的模擬DPRAM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SPI外設,包含在單片機內部的SPI設備。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PI串行鏈路的模擬DPRAM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CPU、模擬DPRAM、IO總線控制CPU均封裝于單片機中,所述單片機的個數為2;所述SPI外設為運行于單片機中的應用程序。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SPI串行鏈路的模擬DPRAM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片機采用邏輯控制器PLC實現。
7.一種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基于SPI串行鏈路的模擬DPRAM通信系統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1:采用模擬DPRAM接口,提供類似DPRAM的接口讀寫方式,將內部的實現封裝起來;
步驟2:主控制CPU對SPI控制,包含從RAM到SPI寄存器的讀取和寫入控制;
步驟3:SPI驅動設備實現SPI控制主設備和SPI控制從設備的收發控制;
步驟4:SPI外設提供SPI接口,進行通信以交換信息;
步驟5:進行IO總線控制CPU的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開疆智能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開疆智能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7150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