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抗病小麥育種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070195.0 | 申請日: | 2017-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44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沈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隆揚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謝偉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經(jīng)開區(qū)桃花工***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病 小麥 育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種植的工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病小麥育種方法。
背景技術
小麥是三大谷物之一,幾乎全作為實用,僅約有六分之一作為飼料使用。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麥的地區(qū),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小麥的國家之一。目前小麥種植中為了實現(xiàn)抗旱效果一般采取深淺輪耕,以土蓄水。深耕可以打破泥土底層,增加透水性,加大蓄水量,并能促進根系下扎和擴大根系吸收范圍,提高水肥利用率。但深耕一定要因地因時制宜,一般在整地早、降水多深耕22~25厘米,耕后接著耙實。
常見危害小麥的病害有:小麥條銹病、葉銹病、稈銹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黃矮病、紅矮病、全蝕病、葉斑病等。蟲害有小麥蚜蟲、麥種蠅、吸漿蟲、紅蜘蛛、葉嬋、金針蟲、麥葉蜂、麥稈蠅等等。目前防治方法為:及時清理深溝大渠,開挖完善田間一套溝,排名水降暗漬,千方百計減少耕作層滯水是防止小麥濕害的主攻目標。對長期失修的深耕大渠要進行淤泥的疏通,抬田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冬春雨水頻繁或暴雨過多,利于排漬,做到田水進溝暢通無阻。與此同時搞好“三溝”配套,旱地麥或水田麥都必須開好廂溝、圍溝、腰溝,做到溝溝相連。由于受多種條件限制,因此,作物的根系生長、抗伏倒能力、及夜間溫度散發(fā)均處于不利于小麥生長方面,導致該種植方法產(chǎn)量較低,糧食品質差等缺點。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品質優(yōu)良、產(chǎn)量高、抗病的小麥育種方法。
本發(fā)明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抗病小麥育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擇感病的條件下,準備備選的小麥種子,使小麥在感病條件下生長;
步驟2:以天然野生小麥為原種,經(jīng)過2萬~3萬倫琴的X光照射量進行照射;
步驟3:將經(jīng)過X光照射后的原種小麥進行至少兩代種植,把得到的小麥種子作為母本;
步驟4:將煙農(nóng)19號小麥或濟麥22號小麥作為所育小麥種子的父本,與小麥種子母本進行有性雜交;
步驟5:利用提純復壯法對所述小麥進行篩選,在小麥生育期觀察其生長情況,記載并選擇抗病單株。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4中的有性雜交的具體步驟為:
將所述小麥母本利用塑料大棚進行保溫育苗,在其開花期內(nèi)每天上午10~11點去除小麥母本花的雄蕊和尚未成熟的花藥,用紙袋套住小麥母本的花,紙袋兩端開口,紙袋套上后上端向下卷折,用回形針夾住,下端扎在枝上;
采集小麥種子父本的花朵或花序,在室內(nèi)陰干后,收取花粉;
利用所述小麥種子父本與所述小麥種子母本進行有性雜交,利用授粉工具在兩到三天內(nèi)重復授粉2~3次。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授粉工具為毛筆、棉球和噴粉器中的一種。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5中小麥生育期內(nèi)需施加藥肥。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藥肥包括70%的基肥和30%的藥物。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藥物包括過磷酸鉀和二十烷醇。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1中的感病條件為準備非專用寄生病原,并用所述病原對備選的小麥種子進行拌種。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非專用寄生病原為小麥全蝕病病菌、條銹病病菌、葉銹病病菌、根腐病病菌和白粉病病菌中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抗病小麥的育種方法,通過提供病感為小麥病害的發(fā)生提供了均勻一致的條件,更有利于選擇出抗病單珠,通過與野生小麥的雜交培育出優(yōu)質抗病小麥種子。該育種方法可操作性強、簡易高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一種抗病小麥育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擇感病的條件下,準備備選的小麥種子,使小麥在感病條件下生長;
步驟2:以天然野生小麥為原種,經(jīng)過2萬倫琴的X光照射量進行照射;
步驟3:將經(jīng)過X光照射后的原種小麥進行至少兩代種植,把得到的小麥種子作為母本;
步驟4:將煙農(nóng)19號小麥或濟麥22號小麥作為所育小麥種子的父本,與小麥種子母本進行有性雜交;
步驟5:利用提純復壯法對所述小麥進行篩選,在小麥生育期觀察其生長情況,記載并選擇抗病單株。
所述步驟4中的有性雜交的具體步驟為:
將所述小麥母本利用塑料大棚進行保溫育苗,在其開花期內(nèi)每天上午10~11點去除小麥母本花的雄蕊和尚未成熟的花藥,用紙袋套住小麥母本的花,紙袋兩端開口,紙袋套上后上端向下卷折,用回形針夾住,下端扎在枝上;
采集小麥種子父本的花朵或花序,在室內(nèi)陰干后,收取花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隆揚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合肥隆揚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701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白色穎殼大麥品種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藍莓瓶內(nèi)快速生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