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性氧化鈷催化劑及其在苯乙烯選擇性氧化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69515.0 | 申請日: | 2017-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930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徐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9/035 | 分類號: | B01J29/035;C07C45/36;C07C47/54;C07D303/04;C07D301/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210048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氧化鈷催化劑 苯乙烯選擇性 改性 焙燒 浸漬 水中 離子 二氧化硅載體 氧化劑 催化劑制備 改性金屬鹽 安全環保 產物分離 改性金屬 溶劑 鈷鹽 氧氣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性氧化鈷催化劑,用于苯乙烯選擇性氧化。其由如下方法制成:將鈷鹽溶于去離子水中,然后加入二氧化硅載體進行浸漬,靜置8~24h后,再進行干燥、焙燒,得到氧化鈷催化劑;將改性金屬鹽溶于去離子水中,然后加入氧化鈷催化劑進行浸漬,靜置8~24h后,進行干燥、焙燒,即得;所述的改性氧化鈷催化劑中,鈷的質量含量為0.1~30%,改性金屬的質量含量為0.1~30%。該催化劑制備簡單,價廉易得,將其應用于苯乙烯選擇性氧化時,可采用氧氣為氧化劑,并不需采用溶劑,安全環保,產物分離簡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性氧化鈷催化劑,屬于烯烴選擇性氧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苯乙烯催化氧化可以制得苯甲醛和環氧苯乙烷。苯甲醛俗稱苦杏仁油,是無色或微黃色透明液體,具有苦杏仁的氣味。在食品、化妝品、醫藥及肥皂中用作香料。苯甲醛是工業最重要的芳香醛,其用途廣泛,主要用于生產桂酸、月桂醛和品綠等,也是苯甲醇、苯胺、苯甲酮和殺蟲劑最基本的原料,是合成某些醫藥產品、塑料添加劑的最基本原料。由于苯甲醛具有獨特的甜味、芳香味和杏仁氣味,因此也是合成香精香料的一種重要中間體。環氧苯乙烷可作為環氧樹脂的稀釋劑、UV-吸收劑、增香劑,也是有機合成、制藥、香料工業的重要中間體,例如環氧苯乙烷加氫制得的β-苯乙醇是玫瑰油、丁香油、橙花油的主要成分,并且廣泛用于配制食品、煙草、肥皂及化妝品香精。
CN102757406公開了一種苯乙烯環氧化制備環氧苯乙烷的方法。該方法在鈦硅分子篩與樹脂復合改性催化劑存在下,以酮為溶劑,苯乙烯與雙氧水進行環氧化反應生成環氧苯乙烷。該方法中需要用到價格較貴的鈦硅分子篩,且氧化劑為安全性不高的雙氧水。
CN101979137公開了一種用于苯乙烯環氧化的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該催化劑由Ti、Co、Fe和Si組成,其中Co、Fe作為催化劑的主要活性組分,Ti主要起改性作用,提高催化活性和穩定性,催化劑采用沉積沉淀法及表面溶膠凝膠法制備。在DMF溶劑存在的條件下,苯乙烯轉化率最高可達38%,環氧苯乙烷的選擇性57%,苯甲醛選擇性23%,其他副產物的選擇性占到20%。該方法中采用了溶劑,并且副產物多,導致環氧苯乙烷和苯甲醛的選擇性低。
CN101972665公開了一種苯乙烯環氧化催化劑,采用氨基功能化的介孔分子篩SBA-15離子吸附Co2+制備而成。將苯乙烯、催化劑和溶劑加入攪拌釜中,然后通入氧氣或空氣,在攪拌和反應溫度下反應,然后經過過濾,分離出固體催化劑,液體通過精餾分離出環氧苯乙烷、溶劑以及其他副產品。該專利中催化劑的制備較為繁瑣,且后續牽涉到催化劑與反應體系的液固分離,體系處理步驟增多,并且副產物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改性氧化鈷催化劑用于苯乙烯選擇性氧化,該催化劑制備簡單、成本低,應用于苯乙烯選擇性氧化時,體系不需要采用溶劑、副產物低,環氧苯乙烷和苯甲醛的選擇性高。
技術方案
一種改性氧化鈷催化劑,制備方法如下:
(1)將鈷鹽溶于去離子水中,然后加入二氧化硅載體進行浸漬,靜置8~24h后,再進行干燥、焙燒,得到氧化鈷催化劑;
(2)將改性金屬鹽溶于去離子水中,然后加入氧化鈷催化劑進行浸漬,靜置8~24h后,進行干燥、焙燒,即得。
所述的改性氧化鈷催化劑中,鈷的質量含量為0.1~30%,改性金屬的質量含量為0.1~30%。
進一步,所述的改性氧化鈷催化劑中,鈷的質量含量為1~20%,改性金屬的質量含量為1~10%。
進一步,所述鈷鹽選自硝酸鈷、乙酸鈷或硫酸鈷中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所述改性金屬鹽為鈣、鎂、銫、鑭或鈰可溶性鹽,例如,選自硝酸鎂、氯化鈣、硝酸銫、硝酸鑭或硝酸鈰中的任意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695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