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農業物聯網智能網關設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69446.3 | 申請日: | 2017-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010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廖建尚;盧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L29/06;H04W80/00;H04W84/18;H04W88/1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偉斌 |
| 地址: | 5108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層通信協議 串口通信協議 節點通信 通信協議 智能網關 感知層 農業物 無線傳感網絡 無線網絡數據 信息處理層 聯網 節點終端 網關服務 無線網絡 協議實現 網絡層 協調器 構建 封裝 發送 轉換 應用 網絡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農業物聯網智能網關設計方法,該方法采用Zigbee技術構建無線傳感網絡,網絡劃分為感知層,網絡層,信息處理層,綜合應用,通過在感知層設置的節點終端和協調器實現無線網絡,并且設計通信協議完成數據的發送與處理,設計的通信協議包括應用層通信協議、串口通信協議和節點通信協議3層組成,應用層通信協議和串口通信協議通過網關服務程序進行轉換,節點通信協議實現無線網絡數據的封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物聯網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農業物聯網智能網關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研究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其中智能網關在農業物聯網系統中一個較為關鍵技術,承擔了數據的匯集、封裝和傳輸,目前農業物聯網智能網關數據封裝標準和通信標準并不統一,對農業物聯網智能網關的研究還非常少。智能網關指一種能夠匯集、分析、封裝、轉發數據與信息的裝備與技術。美國、日本在精準農業領域方面有了產業化應用,荷蘭有較好的農業高效生產體系,韓國建有農業科技服務體系,促進了農業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物聯網也開始有了一定的發展,在環境監控、精準農業等方面有一定的應用,但在智能網關的研究還比較少。智能網關在智能家居、熱力管網系統、水箱控制等領域有了一定的研究;有學者提出了農業物聯網系統的設計方法,但是都沒有提到智能網關的設計,有學者提出了于基于Android系統的溫室異構網絡環境監測智能網關設計,初步實現了溫室環境監測,但是未提出詳細的農業數據封裝標準;還有學者等設計了一種基于ZigBee/3G的物聯網網管系統,用于水箱溫度的監控,但在應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還有學者提出一種基于WinCE系統的可配置無線傳感網絡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網關體系結構ReGA(Re-configurable GatewayArchitecture),能實現現場可視化設備和監測綜合管理,但其設計平臺并不適用在其他Linux等開源系統的應用。
智能網關在農業物聯網的研究中有一定進展,但也存在不足,主要體現在農業物聯網涉及技術多,數據廣,數據封裝格式不一致,通信協議沒有統一,大部分農業物聯網系統采用自身定義的通信協議,智能網關缺少統一的通信標準,難以達到大面積推廣農業物聯網的技術要求,也不符合目前農業大數據和精準農業的發展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農業物聯網智能網關設計方法,該方法可以簡單快速地實現農業物聯網系統的部署。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農業物聯網智能網關設計方法,過程如下:
采用Zigbee技術構建無線傳感網絡,網絡劃分為感知層,網絡層,信息處理層,綜合應用,通過在感知層設置的節點終端和協調器實現無線網絡,并且設計通信協議完成數據的發送與處理,設計的通信協議包括應用層通信協議、串口通信協議和節點通信協議3層組成,應用層通信協議和串口通信協議通過網關服務程序進行轉換,節點通信協議實現無線網絡數據的封裝:
1)第一層應用層通信協議為應用程序與網關之間的通信協議;
2)第二層串口通信協議為網關與協調器之間的通信協議;
3)第三層節點通信協議為協調器與普通節點之間的通信協議。
三層通信協議完成了農業物聯網的數據采集、處理和發送控制,應用層、網關、協調器和節點之間的通信協議關系圖如圖1所示
進一步地,所述應用層通信協議的設計過程如下:
應用層通信協議詳細命令格式如下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6944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