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致變色鏡片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68396.7 | 申請日: | 2017-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35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全真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175/14 | 分類號: | C09D175/14;C09D7/12;C09D133/14;G02B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300 江蘇省鎮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色 鏡片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致變色鏡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光致變色鏡片具有使用壽命短,表面硬度不高等性能上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光致變色鏡片,它能夠提高其耐候性、耐熱性和鏡片表面硬度等性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光致變色鏡片,它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光學基片、光致變色層和保護層;其中,形成光致變色層的光致變色涂料中含有的組分和各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光致變色化合物:3~10%;其余為聚氨酯樹脂,總計100%。
進一步,所述聚氨酯樹脂主要由多異氰酸酯交聯劑和多元醇反應得到,并且形成光致變色層的光致變色涂料含有的組分和各組分重量百分比具體如下:
光致變色化合物:3~10%;
多異氰酸酯交聯劑:20%~30%;
多元醇:25%~32.5%;
溶劑:20%~30%;
其余為添加劑,總計100%。
進一步,所述添加劑中含有熱引發劑和/或阻聚劑和/或催化劑和/或抗氧化劑和/或流平劑和/或附著力促進劑和/或受阻胺光穩定劑和/或熱穩定劑。
進一步,所述多元醇為丙烯酸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種。
進一步,形成光致變色層的光致變色涂料含有的組分和各組分重量百分比具體如下:
光致變色化合物:3%;
多異氰酸酯交聯劑:30%;
多元醇:32.5%;
溶劑:30%;
催化劑:1%
抗氧化劑:1%
流平劑:0.5%
附著力促進劑:2%;
其中,多元醇為丙烯酸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和聚碳酸酯多元醇的混合物,丙烯酸多元醇為5%,聚醚多元醇為8.5%,聚碳酸酯多元醇為19%。
進一步,形成保護層的保護層涂料由丙烯酸樹脂涂料制備而成。
進一步,丙烯酸樹脂涂料含有的組分和各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
丙烯酸四氫呋喃酯:15%;
氨基甲酸酯:13%;
環氧丙烯酸酯:10%;
雙酚A甲基丙烯酸酯:21%;
磷酸酯甲基丙烯酸酯:11%;
甲基丙烯酸羥乙酯:20%;
光引發劑:9%;
流平劑:1%。
進一步,所述光引發劑由3%的184光引發劑、3%的819光引發劑、3%的1173光引發劑混合而成。
進一步,所述光致變色化合物為螺噁嗪、苯并噁嗪、螺吡喃和俘精酸酐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光致變色鏡片的制備方法,方法的步驟中含有:
(a)提供一光學基片;
(b)將制備得到的光致變色涂料涂布在光學基片上,然后將涂布完的光學基片進行固化,從而在光學基片上形成光致變色層;其中,光致變色涂料的涂層厚度控制在5~20μm;
(c)將制備得到的保護層涂料涂布在光致變色層上,然后將涂布完的光學基片進行固化,從而在光致變色層上形成保護層;其中,保護層涂料的涂層厚度控制在5~20μm。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經過測試,本發明制備的光致變色鏡片的耐候性、耐熱性和鏡片表面硬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光致變色鏡片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一種光致變色鏡片,它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光學基片1、光致變色層2和保護層3;
形成光致變色層2的光致變色涂料含有的組分和各組分重量百分比具體如下:
光致變色化合物:3%;
多異氰酸酯交聯劑:30%;
多元醇:32.5%;
溶劑:30%;
其余為添加劑;在本實施例中,添加劑中具有:
催化劑:1%
抗氧化劑:1%
流平劑:0.5%
附著力促進劑:2%;當然,添加劑可以在熱引發劑、阻聚劑、催化劑、抗氧化劑、流平劑、附著力促進劑、受阻胺光穩定劑和熱穩定劑中任意選擇。
其中,多元醇具體為丙烯酸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和聚碳酸酯多元醇的混合物,丙烯酸多元醇為5%,聚醚多元醇為8.5%,聚碳酸酯多元醇為1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全真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全真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6839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